“这什么鬼鬼斧神工的好诗,作诗之人想来也是一位大家。”
吴清婉也想点评来着,看到名字后就知道我不配,乖巧地闭上了嘴。
正在打量石碑的几个修士,自是能看出这诗写得不咋地,但没人敢在伏龙山外面,说伏龙尊主的不是,闻言还回头附和道:
“道友好眼力,不说诗词造诣,光是这意境,我等都望尘莫及”
左凌泉忽然觉得,这门票其实也挺合理,在别的地方,哪儿能看到八尊主的拙作。
他又来了兴趣,跟着吴清婉一道继续往前,想找找有没有上官老祖留下的墨宝。
梅山外面的石碑很多,粗略估计不下千个,大部分已经完全腐蚀,虽然没有找到上官玉堂留下的笔记,但仅剩的十几个能看到字的,无一例外都是名人。
即便左凌泉没听说过,也从其他修士口中得知了来历,最次都是三大元老宗门中的初代长老。
左凌泉走走停停,越看也是心惊能让这么多仙家大佬心甘情愿留下墨宝的地方,他目前只知道剑皇城的城墙梅山的影响力,当年恐怕不输给剑皇城,而且石碑上的字迹,从遣词造句来看,都是在夸这里的梅花好看,没有任何张扬或者贬低之处。
能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这里的风景真好到人人神往,要么就是这里的人,资历高到没人敢说半句不好听的。
但数千年沧海桑田下来,昔日辉煌早已归为满山的杂草烂木,左凌泉甚至没有在修行道听闻过有这么个人。
吴清婉感受和左凌泉差不多,走了一截后,开口感叹道:
“俗世有句话,叫尘归尘、土归土,修行道原来也是如此,再出名的人与物,也扛不住岁月,若不是有这些石碑为证,谁知道以前还有这么厉害的地方恐怕再过几百年,世人就彻底找不到痕迹了。”
“是啊。”
左凌泉微微点头,又继续往前走去,直至来到种满梅花树的梅山脚下。
梅花在冬春季开发,因为是夏天,只能看到满山郁郁葱葱的翠绿,除开树木种的整齐,景色算不得多漂亮。
左凌泉来到山道下,发现这里游人比道路上多一些,山上各处还竖起了很多新的石碑,字迹也清晰可见,远的最多百余年,近的可能就在昨天至于上面的诗词歌赋,还比不上伏龙尊主。
两人在山脚找到一处木楼,外面聚集着不少看热闹的修士一问才得知,负责这里的宗门,为了敛财,专门弄了这些石碑,让游人可以花钱留下字迹,价格极为夸张,千枚白玉铢,接近一件灵器。
虽然吃相很难看,但不得不说,自己的墨宝可以和伏龙尊主等仙家大佬放在一起,能让很多不差钱的冤大头动心。
左凌泉掏得起这钱,但让他干这种目前来说毫无意义,以后出名了还可能让人笑话的事儿,实在毫无动力,当下就准备转身离去。
吴清婉自然也没当败家媳妇的习惯,扫了几眼正在掏钱的几个小年轻后,就想踏上归程。但瞧见交钱弟子腰间的宗门牌子,吴清婉眉头忽然一皱,顿住了脚步。
左凌泉还以为看到了熟人,回头打量人群,却没发现任何异样,询问道:
“怎么了?”
“凌泉,你看那个年轻人腰间的牌子,上面宗徽,是不是有点眼熟?”
宗徽是各大宗门的标志,也会刻在各种出产的物件上,眼熟太过正常。
左凌泉本来有些好笑,但仔细看向那个身着青衣的冤大头,发现腰间的宗徽是一个两叶葫芦,以前在仙家集市买东西没见过,但偏偏又觉得似曾相识,绝对在某处仔细观察过。
“还真是在什么地方见过来着?我们还一起见过”
“嗯”
吴清婉眉头紧蹙,仔细回想许久,忽然拿过左凌泉的玲珑阁,在里面翻翻找找,不知在哪个犄角旮旯,找到了两页符谱,看着上面的徽记,恍然大悟道:
“果不其然,我就说在哪里见过”
太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