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给你干了好几年,该有的业绩也都达到了,结果一谈工资的事情你就哑火,有能耐的人谁愿意待啊?
所以,这中间的正负相差零点五,算是公司最后的倔犟嘛?李威不清楚这到底是公司精打细算出来的最后底线,还是说这是公司最后的颜面。
反正他当时心里偷着乐了好久,毕竟这也算是别人对他的变相肯定了吧!
不过嘛,重视是一码事,但李威没法答应。
不是他忘恩负义,也不是他要争做“反骨仔”!实在是华星在邵氏集团家长式的经营管理模式下,让李威对他的未来看不到一点希望。
有时候家里孩子多了,做家长的很难照顾到每个孩子方方面面的发展。
再通俗点讲,就是造车可以,但你不能老关着门啊!明明向前一步就是天空海阔的大千世界,可你偏偏要当井底之蛙。
在这个逐渐多元化全球化的世界里,造出来的车得跟国际社会接轨吧!老守着那水桶大小的井口,你不没落谁没落?
而且这样的做法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坐看环球、百代、华纳、索尼、BMG这样的国际大公司一步步蚕食亚洲音乐市场份额,等最后反应过来想入场了,哪还有你的位置?典型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别说海外了,华星在大陆和湾湾都没有分公司,如果有的话,何至于每次发专还要跟别的公司合作,大家多分点油水不好嘛?
这对人气急升的李威来说,今后的推广和发展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再则就是华星的版权共享模式也不符合李威这个后现代人的既得利益。
好端端的一个馍自己吃都嫌不够,还要分一半出来给别人上供,更吃不饱了。
以前李威是没有钱,而且他也要遵守契约精神。
如今他有钱了,收购嘉音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绰绰有余,等有了自己的公司兜底,他断然不会再有答应这种要求的理由。
至于外语歌的版权那就更别想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李威还指望拿这个作为接下来两年内嘉音的主要收入来源呢。
港娱之逆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