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时,基本上每个地方都有的县学和府学,不需要额外修建校舍,直接派遣老师过去就行!”
“大秦大学筹办的如何了?”孙杰拔了一根小麦,看了看麦穗情况,随口问道。
大秦大学是孙杰很久之前就定下来的计划。
在此之前,孙杰设立过西安府府学,但面积小,人数少,应付一时还可以,应付不了一世。
随着手中的地盘越来越大,以及人口数量越来越多,西安府学已经不行了。
孙杰不想搞科举制度,这种制度虽然也有先进之处,但对于现在来说,已经落后了。
必须要分科培养人才,该干哪一行,就干哪一行。
不能稀里糊涂一把抓,培养一些,碌碌无为,只会说圣人训的废物出来。
同时,孙杰打算用高考来取代科举。
教育部尚书杨和急忙前进一步,恭敬的道:“回陛下,大秦大学的校舍已经修建完毕,于京兆府长安城东,占地四千余亩。
下辖政务学院,工科学院,理科学院,文科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以及历史学院。”
杨和虽然也是陕西人,但追随孙杰的时间不如杨临他们。
做到如今这个地位,基本上考的就是勤劳刻苦。
他的本事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刻苦的。
四千余亩看起来很大,但也仅仅只是目前够用。
等以后占领全国,四千亩就不够了。
大秦大学下面的这些二级学院,没有高低之分,全部属于平级。
政务学院,以培养官员为主。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毕业之后就能直接当官,这也仅仅代表他们有当官的资格。
毕业之后,他们会参加公务员联考,只有考上的人,才能当官。
而且,必须从基层做起,不管成绩优劣,都是如此。
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部。
孙杰可不想以后的朝廷中枢,都是一些碌碌无为的废物。
剩下的工科学院、理科学院等,职责基本上和他们的名字一样。
这些学院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会给安排工作。
基本上都是一些官办工厂、地方官学、各地医院以及各个研究所和研究院。
在不远的将来,孙杰肯定会成立研究所和研究院。
在研究所和研究院之上,设立大秦翰林院。
那些有突出贡献和发明的人,可被选为院士,享受国家俸禄,以及相应的地位。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了?”孙杰问道。
杨和回道:“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了,就是相应的老师和学生还没有到位。
老师目前很缺,政务学院、文学院、历史学院、医学院、农学院和师范学院没什么问题,工科学院和理科学院老师奇缺。
陛下的那些书籍,能看懂的人实在不多,更别说教授学生了。
还有学生,陛下设立的那些学校,目前还没有毕业生。”
政务、医、文、历史、师范以及农学院,这些学院不怎么缺老师。
这个时代的官员又或者出众的文人都能担任,郎中也不缺,多的是。
农学院的老师也好解决,三条腿的人不好找,会种地的人多的是。
在明末这个环境下,有的是会种地的文化人。
虽然明末跟拉胯,但社会风气还比较开放。
喜欢杂学的读书人不少,有写天工开物的宋应星,有写物理小识的方以智,也有写农政全书的徐光启。
找一些会种地的读书人,可要比找三条腿的蛤蟆简单多了。
事实上,孙杰刚来明末后,就开始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陈德,如今就是一个种地大佬。孙杰给了他不少从现代带来的农书,他也已经烂熟于心,同时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这些年带出来的学生也不少,农学院的老师压根不用担心。
明末重生之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