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刚刚逃走不久,火焰便开始扩大。
刚刚走到一半,火焰彻底的弥漫开来,将半个夜空都染成了红色。
崇祯的心咯噔一下,同时止住了脚步。
他也怕。
水火无情,哪里会因为他是皇帝而饶过他?
崇祯也没有多少怀疑,只认为是一场普普通通的火,没有多少阴谋论。
从皇宫建成之后,失火,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隔三差五就会失火。
他已经习惯了。
所以,下意识以为只是一场和往常差不多的失火,并没有往深处想。
整个皇宫的人都被这场火吸引了,大量的太监以及守卫,朝着奉先殿跑去。
嘴里不停的喊着救火。
此时,皇宫的阴暗之中,一队穿着黑色衣服的太监,脚步匆匆的往西边而去。
西边是慈宁宫,这里是太子的住处。
朱慈烺年龄不大,但恪守礼制的崇祯在几年前,就让朱慈烺搬进了皇宫。
这些太监的主要目的,就是朱慈烺。
好一个声东击西之策。
领头的太监叫做杜勋,腰间挂着一挂麻绳,脸满是谨慎。
“这次一定要小心些,慈宁宫的守卫已经被我收买了,现在就等着咱们过去。
到了那里之后,别管太子问什么,装进麻袋里就走,记住,一句多余的话都别问,不然就给老子去死。”
杜勋一边走着,一边小声叮嘱着。
这个家伙可不是什么好东西,是崇祯年间的尚膳监掌印太监。
尽管比不司礼监这种地方,但在宫中,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
崇祯末年,甲申国变之前,李自成领兵进入宣府,直逼京城城下。
这时候,崇祯派遣襄城伯李国贞督师,统领各路兵马退敌,随后又派太监杜勋监军。
然而这个杜勋可不是好东西,就是一个吃里扒外的货色。
李国贞的军队还没有遇到李自成,刚刚走出京城,就自行溃散。
这个杜勋也跑了,可被李自成派遣攻打京城的先头部队抓住。
因为身份缘故,后来送到了李自成面前。
李自成见到杜勋后,并没有杀他,让他给崇祯带个话。
杜勋回去之后,告诉崇祯,说,李自成开出的条件是,割地西北,分国而王,并由明朝赔款百万两。
只要能答应这些条件,甚至还可以帮助明朝攻打建奴,平定辽东。
但不知为何,未能达成协议。
此事于《甲申传信录》《烈皇小识》《甲申纪事》《明季北略》等均有记载。
但不可信。
那个时候的李自成具体霸业已成只剩下最后一步,没有理由这样做。
再说了,即便他心里愿意,手下也不一定。
都等着他成就霸业,从而封妻荫子,怎么会善罢甘休?
再说了,若李自成所开条件真的不过尔尔,崇祯没有理由不答应。
可能李自成确曾派人入内与崇祯接洽,但内容并非如。
《明季北略》另有说法,真实性较高:“(杜勋)盛称‘贼众强盛,锋不可当,皇可自为计’,遂进琴弦及绫帨(暗示崇祯自绝),艴然起。守陵太监申芝秀自昌平降贼,亦缒入见,备述贼犯不道语,请逊位,怒叱之。”
但不管是那本史书,这个杜勋都不是什么好玩意。
此时他全然不顾崇祯的安危,心里只想着张之极告诉他的那些话:
“如今官军精锐尽丧贼兵之手,何以守住京城?若不早做打算,如何保全自身?!”
本就是贪生怕死之辈,在听到张之极的蛊惑后,瞬间便怕的要死。
最后,在张之极的指示下,决定铤而走险,“偷”出太子朱慈烺。
明末的宫禁形同虚设,皇宫千重锁,可锁不住人心。
明末三大案已经有了明证。
杜勋猛吸几口冷气,在夜色的掩护下,终于来到了慈宁宫。
明末重生之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