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这些人从来没有出城,如何解释人头来历?!”
这是杨嗣昌最关心的问题。
他当然想往自己身多拦一些军功,只是,理由要光明正大,不能一眼假。
“大人,下官的意思是……”
两人缩在那里,你一句我一言,商量着对策。
还真被他们商量出了一个好办法。
那就是拉当今英国公张之极下水,英国公执掌京营,手中有“兵”,最为合适。
先和张之极串通好,从孙杰手中买一些人头。然后向崇祯领命,出城和建奴“浪战”。
再在城外乱转一圈,然后拿着从孙杰那里买来的人头回来。
这么一出一进,人头就洗白了。
而杨嗣昌和陈新甲,也会作为镇守官员随军“出征”。
在他们的英勇领导下,阵斩建奴无数……
他们两人是兵部的官员没错,可他们手中并没有兵马。
所以人头的来历就成了问题。
他们也非常清楚,即便孙杰拿出一千颗人头出来卖,他们也吃不下。
还不如拉英国公下水。
商量好对策,两人没有多待,急匆匆的就往英国宫府跑去。
至于守城的这些士兵,他们基本是京营人马,找张之极就行了。
……
英国公府的书房当中,当代英国公张之极,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两人,道:“这样做真的可行?莫不要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有那建奴人头,真有这么多?此事为真?!”
“建奴的人头实打实的就在那里,我们两个亲眼所见,不能为假!
这可是唾手可得的大功劳,英国公要是不愿意,有的是人愿意!”
杨嗣昌显得极其不耐烦,说着还准备往外面走。
“慢着!”
张之极急忙站了起来,连忙叫住两人。
“我做了,只是,光我一个可不行。
成国公,定国公以及京营诸将,都要分润一二。”
张之极说道。
明朝建立至今将近三百年。
京城的这些勋贵盘根错节,互为一体。
如果这种功劳张之极一个人独吞,可不是什么好事。
虽然英国公一脉执掌京营日久,但也要照拂到其他人的感受。
再说了,京营本就是这些勋贵们的后花园。
想要光明正大的把这些功劳弄到手,少不了京营帮忙。
京营是个什么情况,懂的人都懂。
这要是不让各方分润一二,直接捅破了天,谁也捞不到好处。
杨嗣昌和陈新甲也很快想通了这里面的事。
“国公爷所言极是,不过还挺快一些,功劳可不等人啊!”杨嗣昌催促道。
“无妨,很快的!”张之极一脸平静。
“好,再下告辞!”
杨嗣昌拱了拱手,带着陈新甲离开。
“建奴人头,这可是大功一件!我英国公一脉,终于要扬眉吐气一回!”
张之极在书房当中来来回回不停的走着。
“来人啊,往成国公、定国公府中送请帖,就说我邀请他们!”
张之极的声音从书房当中传了出来。
不久之后,定国公徐允祯,成国公朱纯臣坐在了英国公书房中。
也不知道他们这些人在书房当中说些什么,不允许任何人靠近书房十步之内。
没过多久,爽朗的笑声从书房里面传出。
几人一同走了出来。
片刻之后,三人穿着普通衣服,随便带了几个随从,朝着兵部而去。
他们找到了杨嗣昌和陈新甲,在他们两人的带领下,去了赵大顶那边。
当他们看到这满满当当十几马车的人头时,眼冒金光,有什么东西冲出了胸膛。
本来还有些不太相信杨嗣昌所言,现在一见,所有的疑惑全部烟消云散。
几人围在一旁,再次嘀咕,不知道在商议着什么。
明末重生之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