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压根没在乎到曹化淳,兴奋在御书房中来来回回的走着。
哈哈大笑声,时不时的响起。
很久没这样开心过了!
不久之后,崇祯停在了御书房门口,转过身子,看向站在旁边的曹化淳,道:“随朕去御花园赏菊,这般金秋时节,总要赏赏菊,不能因为案牍之劳形而耽误天赐美景!”
说完话,大踏步的往外走去。
曹化淳更懵了。
自从崇祯登基之后,几乎每天都扑在政事,恨不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挤出来。
可今天这是怎么了?竟然有心思去赏菊?
想不明白,只是跟在崇祯的身后。
崇祯当然高兴,他想到了一个破局之法。
那便是“鹬蚌相争,坐山观虎斗”。
孙杰的兵力他不清楚,可他不要军饷。
也就是说,这支兵马是凭空而来的。
孙杰出身低微,在朝中没有根基,不像辽东兵马那样,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也不像左良玉那样,与朝中很多人有染。
若是能把孙杰招揽到自己的手中,再施以好处,将其牢牢的把握住。
让他在这次的战事当中勇立战功,然后封赐大官,将他打造成一个名将。
到了那个时候,辽东的那些军头,会不会心生顾虑?
说白了,孙杰就是崇祯手中用来震慑辽东兵马的工具。
辽东兵马不听话,从天启年间开始就这样了。
若不是要靠着他们抵挡建奴,崇祯早就活剐了他们。
还有左良玉这些地方军阀,也是仗着手中兵马多,不然的话,哪里敢嚣张跋扈?
说到底,还是崇祯手中没有兵权,没有兵马。
要是他手中有兵马,这些军头敢这样吗?
京城虽然有京营,可那是个什么情况,崇祯一清二楚。
之前建奴兵围京城时,崇祯曾派京营兵马出去抵挡过。
可结果差强人意,几乎望风而逃,没有一点战力。
哪怕是京营中最精锐的神机营,也是这幅模样。
洪承畴和孙传庭手中有兵马,可这和崇祯有什么关系?
他们两个是文官,别看杨嗣昌和孙传庭不对付,要是触及到根本利益,恐怕直接互为一体了。
这便是崇祯的困局。
朝中的这些兵马,没有一个人听他的。
而孙杰以及他的兵马,便是崇祯的破局之法。
孙杰不属于任何人,不属于辽东,不属于文官。
本来是秦王的叛军。
秦王造反过去没多久,估计没多少人注意。
在崇祯看来,孙杰是独立于军头和文官的第三者,说不定还真的能拉拢过来。
也不需要孙杰臣服于崇祯,只需要把他立起来,把他竖起来,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拥有最大的功劳,拥有最高的地位和官职。
这样一来,辽东的那些红眼病岂能心安?
到时候再施以引导,让他们内斗,而崇祯居中,调和阴阳。
说不得还真能稳住局面。
孙杰能归顺更好,不能归顺也无妨。
最关键的是,孙杰这些兵马刚刚好。
四千披甲士兵不多不少。
少了,可能在这次的战事中没法立功,甚至还可能保不住自己。
要是这样,以后就算对辽东那些人,也会被吃干抹净。
多了,就不好控制,事情甚至不会按照崇祯预想的来。
阵阵秋风起,满院黄花积。
崇祯背着双手,漫步在这略显破败的御花园中。
天启年间的御花园最为绝美,魏忠贤这个好奴才为了讨好天启皇帝,大肆修缮御花园。
那时的御花园,一年四季都有花可赏。
崇祯登基之后,削减了御花园的用度,几乎全都削没了。
相较于天启年间,荒芜的厉害。
崇祯没有任何不满,此时的他心情大好。
甚至摘了一朵盛开的菊花,拿在手中把玩。
明末重生之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