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洵暗自打量着少年的神色,斟酌着回答道:“寻常百姓虽然不得真法,也可向神佛奉上香火,求得灵应法,得法术的方便。修习旁门左道就是存心不良,怎么杀都杀不错。”
少年点了点头,似乎对郭洵的回答很满意,说道:“左道妖人不得真法,就外借妖邪之力。你说那李蝉精通志怪之学,倒也说得通。”
都尉本来一直担心着沈公和这位来路不明的少年对他调用左道妖人有意见,闻言暗暗松了口气,说道:“小郎君说对了,若单论志怪之学,玄都内无能出其右者。”
“郭都尉孟浪了。”
少年瞥了郭洵一眼,“我大庸国列宿分野三千邑,玄都可列入前三,不知有多少修持真法的高人隐居市井里,称得上卧虎藏龙。所谓玄都之内无能出其右者,这话用在一个左道妖人身上,不太合适。”
都尉一愣,知道惹了少年不快,说道:“李蝉和寻常左道妖人不同,两年前,他得到城隍庙里灵祝举荐,去过青雀宫。”
听到青雀宫三个字,一直波澜不惊的少年眉毛一挑。
旋即,又冷静下来,抓住了都尉话里的漏洞:“庙中灵祝就算能与青雀宮接触,但也只是协助青雀宮外事院打理世间的产业俗务,若涉及到出世间的法门,却不是小小灵祝能插手的。”
都尉本以为青雀宮三字镇住了少年,却没想少年反应迅速,只好尴尬地说:“小郎君说的不错,那李蝉上青雀宮,只是看了两年山门。过了两年,许是在山上犯了什么禁忌,被逐下来,就里如何,山上仙师没说,我也不便问,只把那李蝉押在牢里,已押了半年。”
少年眼皮一垂,“能上青雀宫打扫山门也算是机缘,可惜此人没能抓住,原来是急于求成,入了……左道。”
吐出“左道”二字,少年仿佛吐了一股霜气。
……
极西之地,刀劈斧凿般的灰蓝色戈壁上一片荒芜,就连顽强的地衣也无法生长。在戈壁的巨大裂隙中,庞大的根系却如虬龙般蔓延了三千里。这株大桃木势可通天,表皮粗砺如岩石,枝干上的桃花却赤如烈火,遮天蔽日。
桃木之下,无数妖魔环伺在四周,李蝉拼命搏杀,无声嘶吼。忽然遮天蔽日的桃花燃烧起来,这些妖魔烛蜡似的迅速化掉了,化掉的烛蜡泻成满地流沙。狂风呼啸而来,那些沙丘龙象般奔走呼号,李蝉的汗和血也被飞沙裹挟走,视野越来越模糊。烈日绽出白光,白光之下的飞沙莹白如雪,又让李蝉感到冰寒刺骨,他奋力从冰雪中爬起来,漫天风雪里,铁般巍峨的城池遥遥在望。
李蝉低头,松开死攥着的右手,一支光秃秃的笔杆头上,粘着不知什么兽类的杂毛,沾满黑里透红的墨水。
梆梆梆!
铁门被敲响的声音,把李蝉从梦境中唤醒。
他还没回过神,过去的经历,回想起来竟有些不真实了。
牢里一片漆黑,他眨了眨眼,环伺的妖魔,飞沙和风雪犹有残像。
再回到桃都山,还能再走出来吗,他心中喃喃。
牢里发霉的稻杆和尿桶味儿酿成的臭气钻进鼻子,让李蝉松了口气。
梆梆梆!
狱卒呼喝声透过铁门,瓮声瓮气。
“李蝉!有人找你问话!”
问话?李蝉定了定神,“问什么?”
“听说你对志怪之学颇有造诣?”
门外传来一个少年的声音。
李蝉沉吟了一下。
玄都是大庸西陲,再往西的龙武关外,便是妖魔肆虐的地界。他从那种地方走出来,自然对妖魔见怪不怪。
可在玄都这太平之地,有人特地来问起妖魔二字,就有点突兀了。
倒不是离乱人瞧不起太平犬,只是在这夜不闭户的大庸重镇,除了那些杜撰狐女艳鬼故事赚润笔费的穷书生和说书人,谁会挂心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邪祟玩意儿?
再细思,就叫人心生不妙。
李蝉反问道:“问这个干什么,是有人要出关了,还是有妖魔进了玄都?”
画妖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