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换作之前,郭英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而后把谈话内容抄下送到京师的朱元璋手。
他虽然选择了辽王府,可他效忠依旧是朱元璋。
可现在不同了,救命之恩胜过再生父母,朱植救了他郭英的命,那他郭英便是辽王府的铁杆。
更何况,他的闺女是辽王妃,儿子也在辽王府效力,他本人也一直在为辽王府出力。
这位从开国时期便是一方名将的武定侯,在人生中头一次遇到了如此艰难的选择题。
一方,是他用一生的时间去效忠的老朱。另一方,是对他有救命之恩,未来郭家的靠山朱植。
“我会向陛下请辞,辞去在京师中的所有职务,并且手书一封,向陛下请告余生将留在辽王府。”
最终,郭英还是选择了朱植。
若是选择的对象是朱元璋和朱植,郭英或许最后还是会选择朱元璋。
可现在,他选择的对象时朱允炆和朱植。
朱允炆远不及辽王分毫。
……
京师,乾清宫
那位曾经推翻北元暴政,纵横南北的洪武大帝,老了。
他已白发苍苍,步入了迟暮之年。
这位白发老人,坐在了象征着天下之主的雕龙宝座打盹,或许一闭眼便是永远,但他身的霸道却丝毫不见,如同一头沉睡的巨龙,每一次呼吸,都会牵扯到大明的万千变化。
他是朱元璋,洪武大帝,建立起大明伟业的无至尊。
“位,辽东那边来信了。”
身穿黑色轻甲,以铁面覆脸的影侍手捧文书,恭敬的站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身边没有贴身太监,在他的时代,太监是历史地位最为卑微的时代。而他身边的人除了亲人,便只有一种人——影侍。
这是不会出现在历史的人,他们仿佛是朱元璋的影子一般,无处不在,却又无人可见。朝中百官对锦衣卫畏之如虎,却没有知道,锦衣卫指挥使对于影侍畏之如虎。
“嗯……是郭四还是植儿来的信?”
朱元璋睁开了双眼,眸子虽然因为年迈而浑浊,但霸道之意却更加盛气凌人。
“回禀位,是武定侯的信。”影侍答道。
郭四,是武定侯郭英的绰号。而如今还能叫郭四的人,还活着的也只剩朱元璋一人了。
“呈来吧。”
“诺。”
朱元璋接过文书,随意的瞥了一眼,而后眼神逐渐凝重。
良久,他才长叹了一口气,摆了摆手:“由他去吧。”
“郭四这辈子打了五百多仗,身负重伤七十余处,轻伤不计其数,咱还以为他一辈子不会死呢。”
朱元璋放下了文书,自语自语的说道:“是啊,英雄也会迟暮。连咱都老了,他郭四也有老的一天啊,只是没想到,是植儿救了他。”
“这算是报恩吗?或许吧,郭四是个重情义的人,当初咱收留了他郭氏兄弟二人,他郭四便给咱打了一辈子的仗。”
“植儿那边,会不会有问题呢?应当不会吧,标儿还在的时候,他是和标儿关系最好的兄弟。辽东那边的布局不能乱,以植儿的能力可坐镇辽东,守御边疆不在话下。只是他手下缺了一方良将,让郭四留下来帮他,咱在辽东的布局也就能放心了。”
“罢了罢了,辽东苦寒之地也,植儿兢兢业业这么多年不容易,到现在连个像样的王府都没有,真是苦了这孩子了。耿炳文这老东西,也不知道让一让植儿,辽东这么大,他一把老骨头守得住吗,真正要接辽东班子的,还是植儿啊。”
“……”
这一日,朱元璋说了很多话,却都是在自言自语。
但最后他还是下了一道旨意,批准了武定侯郭英留在辽王府,但撤销了其在辽东以外的所有职务。
这便是洪武大帝的手段,无论他在个人情感有多么的多愁善感,可最后所有的行为,都是要从大明皇帝的角度去考虑。
郭英要留在辽东?
大明:我为辽东王,奉天靖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