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我们不能让一帮子什么都不干的人白吃白喝,那样对你们就太不公平了。”
杨彦微笑着回答了这个大胆的姑娘。
虽然她们并没有公平意识,不过这话毕竟听起来顺耳。
思想工作很快做通,朱能又拿着杨彦熬夜制定好的规章制度开始宣读。
随后就有士兵过来将她们领去厂房准备开工,杨彦也一并跟着去了。
而朱能则留了下来,“招待”那些成年男子。
面对他们朱能就没有那么好脾气了,大声的宣布他们从现在开始都是苦工。
负责新城的建设已经搬运等工作,但凡有哼唧的就被士兵饱以老拳。
随后也被拉去工地开始干活,继续完善这个生产基地。
………………
另一边的生产车间中,此时已经整整齐齐的码放着数百台的纺织机和织布机。
还有几十名杨彦从自己庄子中提前培训出来的女工守着。
这些女工就是今后的领班,负责教会新人如何使用机器,并在生产进行管理。
传统的文化这一次帮了杨彦的大忙。
这些女子每一个人都有纺织的手艺,再加熟悉操作的领班悉心指导。
他们对纺织机手的速度很快,在经过了短暂适应后就能够使用的得心应手。
而在纺织车间边还有一座巨大的生产车间。
从朱棣那要来的工匠拿着杨彦的图纸开始大规模的制造纺织机和飞梭织布机。
随时准备替换坏掉的机器,避免影响工时。
杨彦看着眼前已经开始手纺织的女工,逐渐开始畅想起今后的盛况了。
他按照女工们各自擅长的技能,分为了纺织组以及织布组。
用最原始的流水分工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并且制定了生产三班倒,从卯时二刻工,一直到亥时下工。
有专门的人掌握着沙漏,休息或者工时间到后,会敲响铜锣。
所有人都必须听铜锣行事,否则会有罚款,鞭打等各样的惩罚手段。
严重的甚至要被杀头,这些都记在规章制度中,要求女工每日必须朗读一遍。
必须要承认的是,杨彦的制度异常残甚至是灭绝人性。
但是在这个时代,对这些强制移民和逃难过来的人来说。
每天能有饱饭吃,晚有栖身之所,还有银钱拿,那就没有任何可挑剔的了。
因为他们经历过更靠近地狱的生活。
所以,女工们爆发出了极大的工作热情,很快适应了这个纺织厂的工作。
纺织厂的投产已经势在必行了。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大明:日不落时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