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气为功法,才气乃是施展和使用手段,而正气则是在才气的基础上孕育出来的旁系或者说进阶功法。
儒家最先提出正气概念也并不是文天明,而是儒家学海书山的亚圣,浩然正气经中功法的核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便是亚圣所说。
孟子一书中记载,亚圣曰:我善养吾浩然正气,可当别人问他什么是正气时,亚圣却无法解释,甚至说出难言也的话,这句话同样也被文天明记录在了浩然正气经中。
而这句何为正气?却在文天明临死前被他所参透,却是没能带回学海书山交予亚圣,而是便宜了寿元将尽的某条小白蛇妖。
但不管如何,既然儒家有“正气”的概念,那么就一定有与正气有关的功法。
想通关键点的白瑾瑜开始着重寻找儒家亚圣所著的经文和功法。
足足五天,白瑾瑜在陈旧的阁楼中废寝忘食,几乎将有关亚圣的经著全都翻了一遍。
但这里毕竟是青云剑宗的经堂,虽然收藏的儒家流传在外的功法不算少,但亚圣的功法却极为罕见。
白瑾瑜连续翻阅了十多本儒道功法,都只能用文才二气才能驱动,浩然正气却怎么也没有反应。
直到她快要放弃时,一本破旧的小册子映入她的眼帘。
这本小册子只有一指厚,被夹在孟子所著的万章之中,若不是白瑾瑜特别关注亚圣的著作,很可能就这么错过。
打开小册子,里面全都是手绘的人体经脉图和隐晦难懂的穴位走向。
如果换做以前,即便这册子落到她手里,白瑾瑜也会被这密密麻麻的穴位名称给难住,一顿抓瞎后顺手丢弃。
但经过这几个月董如萱魔鬼般的训练,白瑾瑜的辨证察脉已经融会贯通,稍微结合书页上的穴位图便在便在自己身上找到了相应的穴位。
这些密密麻麻的走穴绝不是胡乱书写,而是有着某种韵律。
使得白瑾瑜开始从头仔细翻阅小册子,眼神也慢慢亮起来。
因为她发现这些走穴图是可行的。
当她翻到册子的最后一页时,白瑾瑜手上一抖,再难压制心中的兴奋。
浩然不屈体。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仁为智慧,义为力量,孟子的义便是浩然正气的前身,也可以说是没有完成的浩然正气。
这篇浩然不屈体夹在万章中,极有可能是亚圣所著的功法,只是不知为什么会用这种方式记载。
白瑾瑜推测,这篇浩然不屈体也许就是孟子专门为正气所著的功法,只是如今学海书山还没有人参破正气的核心,故而无人能用,才会被遗弃在了万章之中。
继续翻读,将所有的经脉走向全都记载了脑海中,白瑾瑜意念微动,身体内的太极青云道逐渐收入了中丹田,上丹田的玄青色浩然正气喷涌而出,立刻充斥满了身体内的经脉。
与道法自然,大道不争的青云道灵力不同。
浩然正气至大至刚,玄青色的正气不断在经脉中飞快流动,比青云道多了几分刚硬,却又没有妖力的狂暴。
白瑾瑜一手持浩然不屈体,一手点在自己的身上,引导正气开始按照从未运转过的顺序流过一个个穴位。
某些穴位从没有灵力进入过,白瑾瑜毫不心软,夹持着浩然正气的强大冲力,一鼓作气势如破竹般将其破开。
一炷香的功夫,白瑾瑜已经面色发白正气耗尽,但体内的穴位还没有突破五分之一。
白瑾瑜却也不急,收回正气慢慢积累,血脉中又从新充盈上了太极青云道,脸色也迅速好转。
趁着正气恢复的档口,白瑾瑜便继续翻阅孟子亚圣的诸多著作,以求将浩然不屈体融会贯通。
等正气恢复的差不多了便继续冲击。
某时,白瑾瑜突然睁开双目,浩然正气从身上的穴位中喷涌而出。
却没有消散,而是迅速贴在白瑾瑜的身体上构筑出了一副玄青色的法体。
浩然不屈体成了!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一蛇得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