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官员早就接到命令,前来向皇太孙见礼。
朱允煊都一一拒绝。
为了不必要的麻烦,为了能快速到达灾区。
朱允煊并未在沿途城市中停留太久。
就是休息也是在船只。
好在皇太孙的官船,是属于档次最高的。
生活依然是很方便的。
几日后,船只终于到达洛阳。
朱允煊第一次进入洛阳城池。
亲眼见证一下,洛阳古都的风貌。
徐妙锦一直跟随在身边。
最开始是叽叽喳喳的问个不停。
等累了之后,就不再说话,而是安静的跟随,时不时看一眼朱允煊。
为了尽快到达西安。
朱允煊在洛阳也未多停留,只是查看了一下洛阳的发展情况,同时向洛阳官员问询了一下灾情的情况。
接着一行人继续向西安而去。
西安的古名是长安,在大明洪武二年,被朱元璋改为西安府。
从洛阳到西安,所见再不是其他地区比较繁华的样子。
反而入目所见的多是流民饥民。
越靠近西安,越可以感受到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灾难。
在这种以小农经济为核心的农业帝国里。
一旦出现水旱灾害,当真是让老百姓没有了生路。
朱允煊不由得感受到自己身的压力。
这时候,朱允煊也明白了,为什么自己说能够解决旱灾和水灾。
哪怕朝廷的官员再怎么不信,包括朱元璋在内。
他们再怎么不相信,但是只要有一丝丝的机会。
他们都不愿意放弃。
因为,一旦成功,就能拯救无数黎民。
那是无人可比的无功德。
更是为政的巨大功绩。
一路,朱允煊让随行的士兵随缘分给与遇到的饥民一定的口粮。
不过,他也没有什么圣母心。
朱允煊知道,唯有解决灾情,在大局势推动这件事情向好而行。
这才是作为皇太孙应该做的。
至于救一两个灾民,根本毫无用处。
离开河南进入陕西时,朱允煊派人向河南布政使传达命令:
凡是灾民,河南全境必须无条件收留,给与最大限度的救济。
朝廷一个月内必将赈灾粮食及白银运送到达。
凡是敢不收灾民,不竭尽所能救济灾民的,一经查出,轻则罢官夺职,重则下狱论罪...
朱允煊的言辞极为狠厉。
他担心的就是那些官员只想着保护自己的管辖范围,对陕西山西而来的灾民们,据之不收。
很快,在加快行军的情况下,皇太孙朱允煊终于到达了西安府。
进入西安古城,朱允煊首先看到的是前来迎接的陕西三司的官员。
这三司包括,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以及都指挥使司。
当然来的官员还有西安府的知府等一众西安周边地方官员。
为首的中年官员率领一众官员们齐声说道:
“臣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杨弘率陕西一众官员,恭迎皇太孙殿下。”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看着跪了一地的官员。
朱允煊脸色逐渐冷了下来。
甚至半天没有说话。
看着仪仗队所经之处,到处挂满了绸缎,彩旗。
看着在这热浪翻腾的天气,路两边依然摆满了鲜花。
朱允煊的脸色极为阴沉。
而下面跪地的官员们也不知现在什么情况。
但是皇太孙没让他们起来,他们也不敢。
虽然皇太孙年轻,但那也是大明的储君。
这些地方官员们很多人根本没见过天颜,此时甚至都很是激动。
状元圣孙,开局被建文举报作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