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前来参加朝会的官员,与之前相比减少了一大半。
到场的官员,无不面露哀色。
陛下还没有审问。
如果一旦展开。
在大殿的内的官员,一想到昔日同僚的万一胡乱攀咬,心中不免戚戚然。
为自己的命运而担忧。
因为大殿内的官员,无论从任何方面说,都和胡相、汪相有关系啊。
现在。
依旧伫立在人群前方的老相国,还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安慰。
如果李善长都入狱了。
那将是真正的大祸临头。
当看到后门走来一众人影时,还没有等到太监尖锐的嗓音响起。
百官已然跪拜,山呼万岁。
“都平身。”
“让朕好好看看,咱大明股肱之臣!”
老朱高坐在龙椅,居高临下注视着大殿内的百官。
六部主官空了一半。
只剩下兵、邢、工三部尚书尚在。
“有事者奏闻!”
玉阶下太监的声音响起,原本如同泥塑的百官,突变一扫之前的颓唐格外精神。
等人攀咬,不如主动出击,撇清关系。
“臣有本奏,胡惟庸贪赃枉法!”
“臣有本奏,胡惟庸放纵家奴在其老家,肆意侵占良田!”
“臣本有奏,胡惟庸担任右丞相时,曾和张士诚残部有书信来往,存在通倭之嫌!”
“臣...”
老朱很满意地点头。
示意御史和起居注,把百官的言行记录下来。
不由想起了胡惟庸看起来很有声势,色厉胆薄的反击。
老朱根本不用捏造罪名。
胡惟庸昔日的同僚,自会安排好一切。
等到全部记录完毕后。
老朱也没了再听下去的兴致,“太子,户部内粮仓情况如何?”
“禀父皇。”
“各省的秋税虽然已经送到。”
“大部分粮草都预定运往燕地和北方作为军粮。”
“如果真遇到洞庭湖和长江水患,总体不是很乐观。”
朱标虽然没有前往相府,也从朱棣那里知晓了一切,说着在户部翻阅卷宗的发现。
呼——
国库粮仓的情况,让老朱眉头紧皱,苏先生的事情又不能在朝堂和老大聊。
只能把目光投向,仅存的户部侍郎,“户部尽快拟个计划。”
“礼部右侍郎何在?”
“如今滞留在应天的考生,交由你们礼部安排在各驿站客栈。”
很快。
老朱就发现了不对。
朝堂的百官大多心不在焉,根本无法专心于政务。
老朱在朝前也曾说了在百官中的流言,说他要把所有和胡惟庸有关的官吏,全部下昭狱。
他们之所以能参加朝会,那是因为应天的大牢塞满了。
老朱前倾着身体,似乎要把众官员的神态牢记于心,“你们只要没有跟着胡逆犯作乱,没有贪赃枉法,朕绝不会让你们有牢狱之灾,没什么事就退朝了!”
百官们长舒了口气,似乎逃过一劫。
从龙椅走来的老朱,看着这一切不免笑出了声,“咱让这些大人们知道,无论是胡惟庸和淮西的功臣,敢触犯大明律一个都跑不了。”
“老大,走去坤宁宫,关键时刻还是自己人可信!”
坤宁宫内。
“重八,你怎么能一下子,关押那么多官员?”
“你看看。”
“朝廷还能不能运转?”
居于深宫马皇后也知晓了应天发生的大事,这两天不断有命妇来坤宁宫内为亲人求情,毕竟淮西勋贵们同气连枝啊。
“妹子你是不知道。”
大明:给朱标算命,气坏老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