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看《百家简略》里面记载,老子、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等先贤的思想都有后人建过城进行实践,那为什么同时期的杨朱学派就没这么做呢?”
陡然听到这个问题,陈玄元一愣。心道:自己妹妹最近长进了啊,都知道看百家典籍了。
而见他愣愣的坐在原位,却不回话,陈萱月立马拿书在他头上敲了一下,“哥,问你话呢,想什么呢?”
陈玄元摸了摸头,“我不是在想你的问题嘛,急什么!”
“那你快想!”
陈玄元冥神苦思,在心中打起了草稿,许久才道:“你知道杨朱学派最主要的主张是什么吗?”
听到问题,陈萱月立马回道:
“贵己!重生!人人不损一毫!
所谓: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陈玄元点头应道:“是啊,人人治内贵己,互不侵损,人人自重自爱,不就各安其所,天下治理了吗?”
“对啊!这么推理没错啊,那为什么没人按照这个思想来建城呢?”
陈萱月想不通,孔子的“仁、义、礼”,孟子的“民贵君轻”,老子的“无为而治”,韩非子的“法、术、势”,墨子的“兼爱、非攻”都有人建城实践,但是同时期杨朱学派呢,却默默的被遗留在了历史长河中。
这不太合理啊!
这是为什么呢?
对此,陈玄元的说法是:“我觉得的应该是建不起来吧!”
“建不起来?”
“嗯!你想啊,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那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独自生活了,也就不需要社会了?”
“不需要社会?”
“貌似可以这么理解!”
看到妹妹若有所思,陈玄元接着道:“我们的祖先们为什么组成家庭、城市,甚至族群、国家,还不是因为一个人是很难独自生活下去的。
而一个人生活在群体社会中,他不自觉的就会给整个社会做贡献。
也就是说,他已经利天下了。
而如果按照‘不损一毫,不利天下’那一套,他们可就不需要社会了?”
微微一顿后,陈玄元又接着说道:“还有,我们能健康的长大成人,读书写字,其实也无形中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咱们父母就不说了,他们对我们的付出是最大的。
抛开父母,从咱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咱们是不是就受到了医师,还有接生婆的帮助?”
陈萱月点头道:“嗯!对!我们生病的时候,还是需要医师的帮助。”
“除此之外,我们读书所需要的书本、笔墨纸砚,还有先生,是不是都要靠其他人?”
“确实是!但是我们付钱了啊!”
听到此处,陈萱月有些不解。他们又不是白白受人帮忙的,也付过钱了好嘛!
对此,陈玄元却摇了摇头:“我没说没付钱!我的意思是说,人只靠自己是很难活的下去的,至少不可能像我们现在一样,活的很好!活的这么自在!
一个人生活,你需不需要担心安全的问题。一个不注意,你可能就被野兽给叼走了。
而我们呢,有士兵,有军队,根本就不用担心这些。你说是不是?
还有,包括我们平时吃的,穿的,用的,哪一件是我们自己解决的。还不是要靠其他人,靠全社会的努力?
现在你享受着全社会的好处,健康的长大了,该为社会做贡献了,结果却想着脱离社会做一个自由人,这不是典型的忘恩负义之辈嘛?”
“是不该!”陈萱月道:“但是你说的这些确实很多都是通过交易得到的啊!我又不是白用的!”
“我没说白用!但其实‘交易’也是一种利他的行为。全社会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然后通过货币来实现共赢,这怎么不是利天下了?
甚至不仅利天下了,他还利己了呢!”
“这……好吧!”
拳能正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