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自从那群方术士被坑杀以后,还相信皇帝能得不死药,长生不老的……
恐怕只剩下皇帝自己了吧?
秦国的朝臣,心里都很清楚。
太阳终归有西归落下的那天。
皇帝终归只是人。
他的逝去,只是时间问题。
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追寻那虚无缥缈的长生,终归只是打水一场空。
群臣不敢反对,只是为了让皇帝有个奔头而已,连丞相李斯也不相信,皇帝能不死不灭。
皇帝这次立后,大臣们自然是喜闻乐见。
所以一个个都铆足了劲,要为自己心中的理想储君争一争那个位置。
原本扶苏和胡亥是最有力的两个竞争者。
也是支持者最多的两个皇子。
可是现在,胡亥都半死不活了。
基本可以排除。
那么扶苏总该十拿九稳了吧?
让扶苏位,同样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结果。
可是万万没想到,皇帝竟然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让扶苏跟着去南征。
“怎么回事?嬴政让扶苏去南征,不是好事吗?怎么一个个跟死了爹妈似的?”将闾脑海中,朱元璋的声音带着疑惑。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你吧。”白起道。
将闾心中微动。
他方才也挺奇怪的。
皇帝让自家儿子去南征,这可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自己想去都去不了呢。
可是现在,那些支持扶苏的文臣武将,似乎对扶苏参加南征的事很排斥。
只是因为皇帝强势,他们不敢反对而已。
此时听白起开口,将闾也来了好奇:
“白将军,你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白起沉吟片刻,徐徐道:
“太子不为将,这是春秋战国以来,诸侯之间,不成文的规定……”
“哦?怎么回事?”李世民也来了好奇心。
这一点,他还真不知道。
同样好奇的,还有岳飞和朱元璋。
白起解释道:
“这个规矩,来源于晋国的一桩往事,数百年前,晋献公忽然派太子申生去统兵,进攻东山的皋落氏,在晋国朝堂引发轩然大波。”
“当时,晋国大夫里克进谏说,太子是国之储君,关乎社稷未来,要执掌全国的粮食谷物,是不能离开国君左右的。”
“所以,太子又称为冢子,也就是嫡长子的意思,君行则守,有守则从。”
“太子跟随君主出征,称为抚军,君主不在国内时,太子据守,称为监国,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
白起的意思,很明显了。
太子,要么是监国,要么是监军。
这也是太子的基本职能。
国不可一日无君。
如果现任君主出了问题,太子是要随时准备即位的,否则就会酿成祸乱。
那既然如此,统兵出征,就不是太子该做的事,毕竟战争充满了凶险。
要是太子折损了,那将是国家的损失。
还有一点,就是万一他出征的过程中,君主出了事,无法及时回来继位,也是个大问题。
再有一点,就是出征之后,如果打胜了,君主还不好赏赐。
太子已经是储君了。
若是更进一步,不就是国君了吗?
所以是赏无可赏!
反过来,若是太子无功而返,甚至是失败。
那么,就会受到君主的责备和国人的鄙视。
无法交代,下不能服众。
这太子之位,也就保不住了。
这便是“君之嗣适不可以帅师”的由来。
春秋之后,也被七国所遵循。
大秦:多重人格的我被祖龙模拟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