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缓缓开走,杜宽站在马路旁看着。
换作三十年后的他,绝不会做出这么冲动的举动。
可能回到了十七岁,身体内的荷尔蒙依旧蓬勃,让他有了方才的动作。
不过也罢,既然重活了一回,自然要恣意一些。
啪!
一只手搭在杜宽的肩膀,略带调侃的声音响起。
“杜宽,没想到啊,你小子还藏了一手,什么时候跟黄晓蕾勾搭上的?”一个圆乎乎的脸出现在杜宽的视线内。
杜宽头也不回,就知道是自己高中为数不多的死党陈家豪。
这家伙老家在淮州,爹娘在南徐,奶奶是淮州供销社的,从小不缺嘴,之所以在县一高上学,是因为初中的时候没考上,才被他爸托关系送到了县一高。
毕竟县一高教学能力即便不如南徐顶尖的高中,但也能算得上二流。
当然,还有一个陈家豪不承认的一点,那就是他父母把他送到县一高寄宿,家里还能有个二人空间。
自打杜宽认识陈家豪开始,体型是日益增长。
唯一瘦了的时候,就是高考的前两个月。
两人直到杜宽重生回来前还有联系,帮了杜宽不少忙。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纯洁的高考革命友谊到你嘴里就变味了。”杜宽顺手捏了把陈家豪硕大的胸肌。
“我要是信了你的话,宁愿回去复读一年。”陈家豪嘁了一声,想起什么兴奋道:“听说你考上苏工院了,我上的学校离你不远,咱们一高双雄又能聚一块了。”
杜宽的印象里,这家伙似乎是上了个大专。
两个人也是正如陈家豪说的一样聚在了一起,不过没成就什么事业,反倒是荒废了四年的学业。
到了明年,陈家豪父母就辞职下了海,几乎是整日不着家,陈家就成了两个人的乐园。
应了日后某个乐团的歌曲,穷开心。
可以说,杜宽一辈子就交了两个真心朋友,陈家豪和李栋。
作为两人的‘老父亲’,自然不会忘了他们。
“家豪,听说你有个亲戚在南徐纺织二厂?”杜宽脑子里灵光一闪,他依稀记得陈家豪父母下海不是没有原因的。
改革开放后,华夏的gdp飞速发展,各个国企大厂都喊着口号,以至于无数产品从流水线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可他们错估了一点,时代同样在发展,并且发展的速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谁敢想三十年的时间,华夏能够傲立世界之巅,敢跟美利坚掰手腕?
对于现在的一些人来说,美利坚的空气都是香甜的,不是形容,而是字面意思。
产品滞销,再加上国企改制,不少企业破产,员工下岗。
当然,此中产生的权利交易也是数不胜数,再往下说,怕是要404了。
“我有个堂哥就在纺织厂,你亲戚有人想进去?”陈家豪说完,摇了摇头,“现在纺织厂效益差得厉害,我劝你亲戚还是想想其他门路吧。”
“我哥在纺织厂销售科,工资都拖了几个月,说是改制度给提成,东西卖不出去,就是个死工资,底下好多工人都发不起工资了。”
杜宽愣了下,他没想到南徐纺织二厂现在的情况这么恶劣。
要知道南徐的纺织行业在全国都属于先列,可惜的是整个纺织行业都陷入了颓势。
如果杜宽没记错的话,魔都几家纺织大厂已经开启了下岗大潮,铁饭碗打破的苗头早就出现了。
作为共和国老大哥的东北,工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寒冬的来临。
可惜杜宽回来的晚了,再早个半年,赶上年初的发财证,那杜宽也不用为第一桶金发愁了。
“我妈在供销社也不行了,亚细亚一开业,谁还去供销社啊,你是没看见,大门口齐刷刷两排旗袍服务员,那阵势,啧啧啧。”陈家豪一发起牢骚就停不住嘴了,一脸的怀念。
毕竟在亚细亚没有将商场的服务态度发扬光大的时候,供销社才是每个街道最吃香的工作。
重生回纯真年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