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友,贫道金庭山掌教。道儒一脉相承,本是一家。小友哪日得空,可来金庭山一叙。贫道定扫榻相迎。”
陆淳阳的师父,为还因果,曾协助佛教阻止孔圣显化儒家大道。
与儒家算是结下了死仇。
他今日前来相助,是为了人道昌盛。
只有各大教派鼎盛发展,人道才能大兴,才不会受到妖族的威胁。
如今亲自邀请李青去金庭山,则是儒教大兴已成必然,想要了结道教和儒教之间的因果恩怨。
即便无法了结两教恩怨,天下道门那么多,也不能让儒教把怒火单单发泄在金庭山上。
李青有志熔百家于一炉,道家和佛家,自然也在范围之内。
于是轻轻点头,道:“他日我周游列国教化天下,定会去金庭山寻道长一叙。”
陆淳阳心中微微一震,没想到李青竟然有如此志向,竟然要效仿孔子周游列国。
不过一想到李青毕竟是让儒家大道显化之人,又是儒教开创者。
效仿孔子并无不可。
他脸上露出一个笑容,“贫道期待小友到来的那一日,告辞。”
说罢,冯虚御风,飞身而去。
大周国师又请教了李青几个有关于儒道上的问题后,也飘身离去。
李青出皇宫,回到家中之后,便开始整理脑海中有关于道教和佛教的思想。
尤其是这个世界所没有的佛道两教思想。
他必须以最充分的准备,来面临七天之后的三教论道。
时间一晃,七天转瞬即逝。
三教论道,胜者为国教。
这道圣旨传出去,立马引起了佛道两教的高度重视。
道统传承,信徒数量,永远是任何教派最核心也是最重视的所在。
自从人皇开创的黄金盛世崩塌之后,道佛崛起。
道佛两教无数年来,都在互相斗争,拼命地传教,争夺信徒。
人族七国,琉璃国是彻头彻尾的佛国。
永国国教为道教,庆国国教为佛教。
剩下的乾国,离国,凉国,周国,都没有立国教。
如今大周要立国教,哪能不让佛门和道门动心?
甚至佛门即便在知道李青扬言灭佛的情况下,或许三教论道当中有陷阱,依旧义无反顾的要去参加。
一旦争下大周国教,佛门将更胜道门一筹,佛门气运将再上一层楼。
而道门原本就被佛门压了一些,也想借此机会,把局势搬回来。
这七天时间,大周的道佛两教,都在紧急的物色人选,要派出最杰出的代表,去参加三教论道。
最终,道教派出了司天监监正陆乘洵。
而佛教则派出了大觉寺最具灵慧,被称为“悬解圆照第一”的慧秀大师。
三教论道,经过朝廷的有意宣传,吸引了无数百姓的目光。
谁都想知道,最终哪个教派能够取胜,成为大周国教。
论道地点青云山,从山上到山下,已经被闻讯而来之人围了个水泄不通。
读书人支持儒教。
佛教徒支持佛教。
信奉道教的支持道教。
三方的支持者,全都满怀期盼。
青云山上,高达数十丈的青云阁高耸入云。
站在阁楼顶端,可观云雾缭绕之盛景,可观泾江蜿蜒千里的壮阔,更可俯瞰整个盛京的繁华。
李青,陆乘洵,慧秀三人,登顶青云阁。
于青云阁之巅,进行三教论道。
天符帝命人在青云阁之巅,铭刻传音留影之阵法。
可将三人论道的场景,完整地展现在所有前来青云山听道之人眼中。
论道时间未到,青云山上的围观之人就已经开始激烈地议论了起来。
“要开始了,三教论道,这种场面可真是少见。”
“你们认为谁能获胜啊?”
这个御史能处,有事他真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