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李大人只是书读得好,没想到他不仅明悟圣贤道理,更是诞生了自己的思想!舍生而取义,完善了儒家的仁义之说,继承并发扬了孔圣的思想!”
“还有那知行合一。一念发动处即是行,知行合一致良知!读了李大人知行合一的学说,令我对先贤朱龁的知先后行产生了怀疑。”
“真是没有想到,那日引来天地异象、紫气东来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竟然是李大人所提出的。可他还没有我们在座之人年龄大,竟有如此学问如此思想,当真是不可思议啊!”
“我细细琢磨,知行合一是对知先后行的延伸和完善,或许先贤朱龁的学说真的错了。”
一群举人,一边看着传世录,一边进行激烈地探讨。
时不时就激动得大喊一声彩!
尤其是读到以身作则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两篇文章,更是敬重李青的刚正不阿和一身正气。
渐渐地,这本传世录第一册,对他们的吸引力,竟然完全不在科举心得之下!
这时,稷山学院的山长司马镜走进甲班,见学子们聚在一起,时不时发出大叫声,不由重重的用手中戒尺敲了桌案。
“都在干什么呢!”
学子们一见是司马镜,立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见过夫子!”
司马镜皱着眉走下去,拿起众人围观的那本传习录。
翻开的那一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十个大字映入眼帘。
司马镜瞳孔骤然一缩。
内心顿时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他继续往下看去,“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司马镜脸色大变,一字一句地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篇文章反复看了三遍。
随后愣在原地不动,良久之后才用略显嘶哑的嗓子问道:“这这是什么书?是何人所著?”
民贵君轻的言论思想,深深地得到司马镜的认同。
王朝更迭,皇帝换了一批又一批。
无论是社稷还是国君,都可以改立更换,但老百姓却是不可更换的。
得民心者的天下。
百姓的重要性,司马镜早早就意识到。
只是他并没有像这篇文章一般形成鞭辟入里的思想。
“夫子,这是御史台的殿中侍御史王琰,根据御史左中丞李青李大人平时的言行所编写的传世录。”一名学子回道。
“传世录,好一个传世录。李青李长青,此人的大名老夫亦如雷贯耳。不曾想竟有如此思想。”
司马镜感慨一声后,拿着传世录,从第一页开始翻看。
越看,他的脸色越精彩。
看到最后,竟然如此方才的学子一般拍案叫好。
一本薄薄的,不到五千言的传世录第一册看完,司马镜如同吃了青元果一般神清气爽,满脸兴奋。
他深深地感叹道:“李青此人,思想之深,堪称儒家宗师。学说之精妙,足以开宗立言。数百年之后,定成儒家代表人物。为后世读书人所敬仰膜拜。”
“如此儒家宗师的学说和思想,岂能不为天下人所知乎?”
“尔等在书院好好温故知新,老夫去一趟国子监,亲自举荐李青参加今年的国子监会讲!”
7017
这个御史能处,有事他真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