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命众人平身后又说道:“刘爱卿,你上表奏请自出银钱在漳州府扩大官学又是为何?”
刘磊心想当然是为了自保还有反叛用了,不过他要是真的敢这么说,恐怕当时就要在这午门外开刀问斩了。既然自己身在京城,可谓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也只能先糊弄过去了。刘磊装作惶恐得俯身道:“回禀皇上,臣到漳州赴任以来,见到商人横行只知捞取银钱,百姓自顾小利尔无信义更不通孔孟之道,实在令人痛心。为漳州百姓能恭顺谦和,多出几个栋梁之才,臣决定散尽家财为国家办学育才。”
刘磊搜肠刮肚得把自己知道的古文中的好词全都用上了,说出得话来连他自己都感觉太假了。不过在这个世道,面对着高高在上的皇帝,他也只能这样说。此时刘磊却是能够体会到,那些大臣们整天虚情假意的苦楚了。
对于刘磊这番话,康熙感到非常满意,虽然他认为刘磊办学的初衷还是为了自保,但根据周培公所说在没有了王得善威胁之后,刘磊非但没有撤回办学的想法,也没有敷衍了事,反而是决定加大投入。在自家商铺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将招生范围从福建扩大到了整个江南,可谓官员之中的表率了。
对于伏在下面的刘磊,康熙是越看越喜欢,一个如此年轻又能干的官员,非常能赚钱又懂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肯散尽家财为国家育才,不但没有丝毫怨言还不肯居功。这样一个不贪财能干且年轻的官员,才是他最希望留在身边的。
康熙也想培植忠于自己的势力,最好就是从年轻人提拔,让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今后才好忠心为自己办事,刘磊就是他看好的第一个人。想到这里康熙看看左右那群大臣说道:“朕以为刘磊恭谨谦和又是个能吏,放在漳州府实在太过屈才了,不如入京为官,领太仆寺卿如何?”
这句话可把刘磊吓坏了,如果他的入朝为官,在康熙眼皮子底下还发展了球啊。不仅这段时间在漳州府发展的势力荡然无存,还要时刻担心被靖南王耿精忠卖了,这样担惊受怕的日子怎么过。
幸好不等刘磊反对,大臣中却有人出班启奏了:“啊哈启奏吾主万岁,按照大清规制,年未及弱冠不得入朝,还请皇上三思。”说话的正是图海,他身为礼部尚书和弘文院大学士,上奏反对这种有违礼制的情况是他份内的事情。至于他口中那句啊哈是满洲话,意思就是奴才。在清帝国历史上,能对皇上口称奴才的必须是旗人才行,这自称奴才居然还是个荣耀,也算是大清国奇葩之一了。
“是吗?”康熙略一犹豫问道:“刘爱卿,你如今青春几何?”
“臣年方十七。”图海的话让刘磊松了口气,幸好自己年纪不够,否则还真是麻烦大了。尽管担任太仆寺卿那是从三品的官职,也算是升了半级,不过刘磊可不是为了做官来的,他还有远大的理想,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自保。
“还差三年?”康熙皱着眉头低语道,不能将刘磊放入中枢加以培养,令他有些为难,更何况他如今正在三藩地盘上任职,若三藩真的作乱该如何是好?
康熙转眼有了个注意,如果让刘磊在三藩的问题上说出什么错漏来,自己就能借故将其调走。最好是调到直隶附近来,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康熙随即清了清嗓子问道:“既然如此,便等刘爱卿年及弱冠再说吧。”这句话让不少人都松了口气,尤其是在那些满洲亲贵看来,皇上亲近华夏大臣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皇上毕竟只有十九岁,还是少年心性最不稳定的时候。如果让皇上在这个年纪受到刘磊这些华臣的影响,将来肯定会出事的,但如果阻挠刘磊入京几年,说不得皇上的兴头过去这件事也就放下了,便不会有什么危险。
图海退了回去,康熙又看向了刘磊:“刘爱卿,朕有一事问你。”他指了指午门以外说道:“这些日子以来,京城多流言蜚语,造谣说朕要撤藩,殊为可恨。不过此事虽无,却也要多多计较免得临时慌乱,刘爱卿认为该当如何?”
乱清化学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