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斗音,它的用户上到八十老人,下到八岁小孩,就连农村大爷大妈也不例外,全是它的忠实用户。
范爸就是斗音的资深用户。
看见儿子和陶禾进来,他连忙关上手机,在沙发上正襟危坐起来。
“叔!”陶禾打招呼道。
“哈哈,陶禾来了啊?”范爸笑道,“快坐下,要吃饭了。”
伟哥狐疑道:“爸,你在干嘛?”
“没干嘛。”范爸面上不动声色。
“是不是在看钓鱼的视频?”范新伟问道。
“范叔还是喜欢钓鱼啊?”
陶禾记得范爸一直喜欢钓鱼,小时候总是看到范爸拿着一根长长的鱼竿去老龙潭,但印象中,范爸的钓鱼水平不高,很少钓到什么鱼。
“小声点。”范爸瞅了一眼厨房里的范妈,“别让你婶知道了。”
“整天看视频有什么意思?”伟哥笑眯眯道,“等会儿我们要去老龙潭抓鱼,老爸你和我们一起去呗。”
范爸听了有些意动。
“抓鱼?”厨房里传来了范妈的声音,“谁要去抓鱼?”
“是新伟和陶禾。”范爸马上出卖了两人,“他们俩说下午要去老龙潭抓鱼。”
“陶禾来了?昨天就听说你回来了。”厨房里的范妈端出一盘蒜叶抄腊肉,“要去抓鱼等吃了饭再去。还有一道菜,马上就好了。整天就知道钓鱼,还不快去拿碗筷。”后一句是对范爸说的。
“是他们俩要去。”范爸委屈道。
“婶,我来拿。”陶禾一边走进厨房,一边解释道,“确实是我和伟哥要去抓鱼。”
“年轻人嘛,多出去运动一下也好。”范妈笑道。
这明显的区别对待让范爸敢怒不敢言。他试探地说:“我也想出去运动一下。”
范妈斜睨范爸一眼,后者乖乖闭上了嘴。
陶禾从厨房里出来,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伟哥小声地说:“我爸去年钓鱼的时候,他高血压犯了,晕倒在水库边上。幸好当时我叔就在旁边,及时把人送去了医院。之后我妈就不让我爸去钓鱼了。”
“怪不得。”
吃完饭。
陶禾和伟哥来到了范家的杂物间。
他们找出了五六个鱼篓子。
所谓鱼篓子,是当地人的叫法。其实是一种手工编织的竹篓。鱼篓子整体密闭,只有一个长长的入口,并且逐渐缩小,最后只有小孩拳头那般大,鱼儿进去了很难出来。
他们小的时候经常用这种东西去抓鱼,在鱼篓子上系上一根绳子,再放进一些蚯蚓虫子,然后整个扔进老龙潭里,只消十分钟拉上来,三五条白条子和小鲫鱼手到擒来。
“这些鱼篓子是你爷爷编的吧?”陶禾赞道,“他老人家手艺还是这么好。”
村里不少老人都会编竹篓子,因为村后的南山里有大片的竹林,而村前则有一个面积不小的水库。
两者相得益彰。
这些鱼篓子看上去还是新的,竹眼整整齐齐,一点儿竹茬和竹刺也没有。
“不是,”伟哥嘿嘿一笑,“是你二爷编的,我去求了他一下午。”
按照辈分,伟哥也管陶禾的爷爷叫做爷爷。
陶禾脑海中浮现伟哥死缠烂打,而二爷爷一脸不耐烦的画面。
“哈哈,我记得二爷爷不编这些东西的,他说技术含量太低了。”陶禾笑道。
“对啊,不过二爷对你是真好。”伟哥笑眯眯地说,“他老人家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我说是你叫我去的,最后他还是给我编了好几个。”
陶禾笑道:“谁让陶家就我一颗独苗了。”
谈笑着,两人收拾好鱼篓子,回到的客厅的时候,便看见范爸兴高采烈地拿出了鱼竿。
“看到了吧?”在两人开口之前,范爸得意道,“在这个家里,我到底还是说一不二的。我想钓鱼,谁敢说二话?”后面的话说的很小声。
我在南山下种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