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不得不说先西伯侯姬昌的远见,早在兼并了羌狄之后,便在戈壁西侧修建了函谷关,函谷关北临通天河,南接北山,完全封锁了戈壁西口,并在北山和祁连山间修筑嘉峪关,两关呼应,两关两山形成西岐的东北防线,将大商雍州与鬼方拦截在外,可谓神来之笔。
说来也多亏了去年的凉朔之战,当时闻太师亦是用兵如神,声东击西,将西岐增援兵马逼至朔州南部,后命黄元济领兵北上,兵锋直指嘉峪关。但此举仍是虚晃一枪,闻太师表面上让部分兵马陈兵在嘉峪关前作佯攻之势,此时嘉峪关以南已经没有增援部队,这附近的兵马已经全部赶往朔州南部的姑臧群,毕竟那里可是有一位在西岐如日中天的公子发!
如此一来,能够支援嘉峪关的只有北边的函谷关守卒了,而一支精锐的凉州铁骑则是在嘉峪关前陈兵部队的掩护下悄然穿越百里戈壁攻打函谷,如此黄元济部从凉州中部千里奇袭函谷关,将空虚的函谷关守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拿下,抢占了商周之战的先机。
如若不然,大商在北境可就太过被动了。
虽说函谷关失守后,西岐又赶忙在函谷关后修筑了一座玉门关,但函谷关后是一马平川的荒地,虽说那里黄沙漫天、骤冷骤热,人马难行,大商难以展开大规模攻势,但毕竟门户大开,周军却也不得不屯兵据守。
函谷关便如同一颗钉子钉在了周国的东北咽喉,这下,难受的就是他们了。
是了,众人很快便反应过来,西岐叛贼又焉能不知函谷关的重要性,尤其是战争一触即发之际,要是能夺回函谷关,往后不知能减免多少伤亡。
事实也是如此,自打西岐丢了函谷后,周军对函谷关的侵袭就没停下来过。
而大商手握函谷后,粮草及兵源供给也成了大问题,若从凉州北上,虽然路近些,但必然要经过嘉峪关,难逃周兵耳目,还要防止周兵拦截,若从蒙州西进,那要穿过整个戈壁,耗费巨大。
自打攻克函谷关至今已有近一年的时间,恐怕那里的守卒已经快挺不下去了吧。
如此说来,驰援函谷关已是迫在眉睫,黄元济确实是绝佳的人选。只是这黄元济不但要任函谷关总兵,还要兼任戈壁经略使,大王这是希望函谷关发展成一座军镇,打通与国内相连的安全通道,这怕不是一件易事呀。
虽然此刻黄元济并不在场,但鹿台上下的公卿百官却已经在为其忧心了,那位百战名将恐怕此时已经接到从凉州出发直接去往戈壁的调令了吧。
鲁雄说罢,子受便从案几上拿起一枚虎符,一旁侍立的宣武寺官员从子受手中接过虎符,放进一个黑金盒子里,朝子受行了一礼之后便匆匆离开了鹿台。
紧接着,鲁雄便宣布了第二道任命。
“命原搬山师主将李哪吒任戈壁镇守。”
————————
怕有人不看作者的话,我把几个解释放在文末
解释:
1.上一章的囊血射天出自《史记《殷本纪:“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
就是说历史上有个商王曾经命人用一个装满血的皮囊挂在高空,在让人去射,污血溅撒高空,好像“天”被射破了一样,此表达自己对上天的不服从,是一种犯上、暴虐的表现,我这里化用了,这只是一个形式,并不是说真射到了什么别的东西了。
2.由于更新间隔比较长,帮大家回忆一下雍州之变。
雍州个群,西四个,东四个,西边四个从北往南依次是榆林,白山,神泉,姑臧
子受二十七年,哪吒领着搬山营四处晃悠的时候,上大夫杨任在雍州榆林遇袭,然后雍州的西四群反叛,投靠西岐,四群并作一州,称朔州。东边的四群称凉州。两州呈屯兵对峙状态。
封神之哪吒新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