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能辟谷,但品食物而尝人生百味,月余没有吃饭,李元已然酒酣,趁着醉意,随手一挥,一阵风吹起桌上盘子带到门外,不知哪里落下一阵雨,不偏不倚正好将盘子冲刷干净。
然后一个响指,啪的一声,十来个拇指大小的火球在杯盘间环绕一圈,风力吹过,杯盘已安然叠放整齐,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古婆婆端着杯茶,眼睛眯了眯,微不可察的一叹,惊叹于对方的惊才绝艳。
崔宁看着,嘴边噙着一抹笑意,很是开心,抬手间月华流转,人影一闪来到门外,空中有月华如雨般降落,衣随风动,翩翩起舞。
恍若月中仙,人中仙,风中仙。
……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能几回闻。
……
一舞终了,明月高悬,已是深夜,半醒半醉之间,忽入梦乡,最是人生滋味。
……
……
回到青松观的李元,从未感到如此轻松惬意,不必时刻为了自身安危而殚精竭虑,一连过了数日轻松快乐的生活,才投入到修行中。
在修行之前,他以百草灵气和汲汲生气投入混元炉中,合成的百草丹与往昔并无异常。
仔细观察后,李元猜测,混元炉如此宝贝,其中空间或许不止一个,单从表面观察,那道元始魔气在炉子正中,看似只有一个空间,实则里面应当是空间层叠,彼此独立而不受干扰,如此,他就放心的炼制了许多百草丹以备修行之用。
其实,随着他修为增高,如今已打通了全身经脉和近二百个窍穴,还差百多个便能够尽数打通,进入灵台境大周天,之后便是灵台境圆满,身心合一,圆融如意,突破金丹境了。
在此情况下,百草丹的药力渐渐有所不足,李元便着手找寻其它灵气,以炼制精进修为的丹药,辅助修行。
可惜,跑遍了四周山头,也曾深入过一次天云山脉,并没有什么收获,只得暂时还以百草丹为主,但效果只有最初的一半了。
修行须得全神贯注,不修行时便罢,一旦修行起来,便废寝忘食,日夜不辍。
古婆婆依旧幻化成李元的模样,主持青松观事物,反正她体内隔膜已除,接下来只是恢复法力的水磨功夫,不能急于一时,每日间修行,接待香客倒也安足。
随着时间过去,已然来到七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不过山上林木摇曳,几人也都是修行中人,对天象没有太大的感觉。
只是今年因风雷雕之故,云川县及附近几个县内,发了洪水,淹了庄稼,村里田地几乎一片荒芜,有的不死心,在洪水退去后加以补种,但时间太晚,也不知能否收个三瓜俩枣,更多的怕是颗粒无收。
故而村里许多人都到镇上或县城找寻活计,赚着辛苦钱买粮食,勉强度日。
因此上山的香客极其稀少,几日里也不见一个,古婆婆乐得自在修行。
至于崔宁,则成了征战沙场的女将军,她作为“巡山护卫”,在夜间巡视保卫明泉山上下的同时,也履行之前所说的话
——每夜月上柳梢头后,在四周群山之间扫荡恶鬼冤魂。
她带着招魂幡、黑玉葫芦等法器,在附近不说所向披靡,也是纵横无敌了,多日下来,明泉山方圆几十里的阴鬼冤魂被清扫一空。
招魂幡中封印了许多恶鬼,一时品阶竟达到了八道灵禁的上品法器,速度快的惊人,李元隐隐有所期待,不知其到了灵器,乃至法宝后会有何变化。
这一日,在鸡叫之前,崔宁回到明泉山,奇怪道:“之前在云川县附近,并未感到有许多冤魂,想来是县城中有修士,又有附近宗门修士常常下山的缘故,冤魂厉鬼不敢在县城放肆。
但昨夜到了县城附近,虽是不同的方位,但能明显感觉到冤魂增多,不知这是为何?”
李元沉思片刻,想到当日从上古战场中出来时,法明大师、山阳道人等人的状况,猜到或许是平阳山和静宁寺中两大战力皆是受损严重,只能收缩力量,加以防备未知风险,县城便无暇顾及了。
修仙从采气造化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