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谁在吹响号角?”郭熙怒道。
“不消问,准是那伙生面孔干的!”他的小厮及时答道。
“这还用你说吗?”郭熙气得把手里的书本直接摔在小厮脸上,他怒道,“还不赶紧替本将军更衣!”
***
坐在烽火台旁的土屋中,陶旭坐在一面绘有猛虎图案的黑漆木面屏风前,正饶有兴致的把玩着一枚银质印章。
印钮上是一只类似老虎的不知名兽类,陶旭翻过底来一看,刻着四个阳文隶书字:“骁骑将军”。
陶旭的身边是十几名满副武装的大汉。他们分处房屋四角和墙壁四周,将整个房间纳入掌握之下。
此时他麾下的龟队、辎重队和预备队三个步兵队都已经潜入了石头城,并且控制住了从南门一直到山顶中军的道路。
沈奂的虎队和刘建的龙队听到号角声,此时也应该按照计划,开始对西南角的烽火台以及东城门进行控制了。
一些不明真相的石头城守军军官一个接一个的踏入土屋之中,只见坐在中军正座位置上的,既不是步兵校尉郭熙,也不是长水校尉杜援,而是一个陌生的年轻人。
军官们看见了年轻人身边如狼似虎的军汉手按刀柄,犀利的眼神不住地在他们身上瞄来瞄去。这些军官丝毫不怀疑如果自己一有乱动,立时便有身首分离的危险。
几乎每一个人进屋的反应都一样,先是惊讶,后是茫然,随后又是犹豫,最后才是忐忑。
石头城驻军共计两千多人,约合四个步兵屯队,四十个步兵大队的规模。
两百来平米的土屋并不算狭小,但这四十多个军官的人均占地面积也不过一平米左右。
他们个个如坐针毡,却又不敢交头接耳,甚至和年轻人卫兵的眼神都不敢接触。
房间的四角和墙壁都站着年轻人的亲兵侍卫,军官们只能乖乖的坐在原地,连一句话都不敢说。
“都到齐了吗?”年轻人取过一本书册,淡淡地问道。
孙玄点了点头,他在石头城服役了十多年。自从苏峻之乱以后就一直在,这石头城大大小小的军官就没有他不认识的。
“除了郭校尉和几个他的亲信,其他人基本都到了。”孙玄小心的答道。
“基本?”年轻人皱起了眉头,似乎十分不满意这样模棱两可的话。
“哦,回上官的话。除了郭熙和他中军队主郭亮、第三屯第一队队主郭正、第三屯第二队队主郭昌之外,其他人都到了。”
年轻人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他把书册丢给孙玄,慵懒的道:“开始吧。”
“诺!”孙玄捡起书册,对着平时自己的顶头上司和同僚们硬着头皮介绍道,“这位是郗太尉帐下的行军司马、散骑给事中,陶旭陶公子。他奉朝廷的谕令和王丞相的制令,前来接管我石头城。不日就将取代郭、杜二位。”
屋中众将顿时一片哗然。
孙玄咳了咳嗓子,又大声喊道:“静!”
“除此之外,驻扎在姑孰的豫州左校尉王恬王校尉也被加以后将军之职,不日也将进驻我石头城,这将极大的增强我守军的力量!”
孙玄按照陶旭教的话硬着头皮说完,回头看看陶旭,见他依旧面无表情,便再转过头来道:“下面,开始唱名。唱到谁,谁便起身应个诺。”
“第一屯屯长冯青…..”
被喊到名字的人刚开始都犹犹豫豫的,可看着身后刀光剑影的卫兵,却又不得不起身答应。
点到最后,众将也都认了这个事实,他们应答的也开始自然流利起来。
“哐!”土屋的大门被一脚踹开,一股山风迎面扑来。
数十名身披甲胄的士兵簇拥着一名相貌文雅、面皮白净的将官冲进了房间。
为首的将官见麾下诸将都老老实实的坐在原地,而孙玄捧着一本书册,一手拿着一杆笔,显然是在唱名,心头不由大怒。
“孙队主,谁让你敲集合鼓唱名的?阁下又是哪位?谁让你坐在那里的!”
窃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