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缨最终没有被拆散,而是让它自己跟着飞京城。在空军基地中,红缨对拆解工作十分的“抗拒”。赵烨怕再把它给吓傻了,最终专门打了报告,允许它自己飞回去。
为了能让红缨自主飞回京城,赵烨他们的运输机不得不跟着两次降落,只是为了让红缨在中途加油。
红缨的载体是一架伴飞无人机,虽然说这种机型的油箱算是比较大的了,但是这也无法让红缨有足够的航程。
当然了,另一方面,赵烨也没有允许一次性给它加满油,赵烨也担心它再来一次“叛逃”啊,只要给它的油不足以让它飞出国境线,赵烨才能足够放心。
在京城郊外的军用机场降落,赵烨可就不再惯着它了。首先是给它的翅膀卸了,理由是方便运输。
就这,全程戴着头盔和红缨保持连线的钱进同志,也是感觉到了一阵战栗,总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
钱进好一阵安抚,加上自身强大的意志力,终于让红缨的“情绪”安稳了下来。
这段时间,赵烨也一直再跟钱进交流,钱进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都事无巨细的告诉了赵烨,这让赵烨如获至宝。
这实在是太神奇了,连他这个设计者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效果。智芯竟然还能模拟情绪,并且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它的控制者。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信息交互,这是情绪的交互,是智慧的交互。
系统所说的一等智能,是不是就是这个样子的?
对此,系统保持了沉默。对赵烨的问题拒绝回答。
赵烨也习惯了,对于人工智能这个问题,系统从来不会帮赵烨点评。能帮赵烨归纳出人工智能的分级,给出高级人工智能所需的硬件配置,这已经是极限了。对于如何实现,是否达到了目的这种事情,系统一律沉默。
用系统的话说,他不能违背它的文明定下的规则,人工智能不能创造人工智能。
赵烨最终还是把红缨给拆了,对此,钱进同志感到了撕心裂肺的痛苦。
不过等到赵烨把智芯拆解到一定程度后,就没有继续往下拆了。再拆就可能真的把红缨还拆死了,对这点,赵烨心里还是有数的。
他可不会让红缨消失,他要的是如何复制红缨这样的人工智能。
把红缨摆在实验台上,赵烨给它连接了各种仪器和设备。然后才把钱进找来,让他戴上头盔,跟红缨开始交流。
赵烨想知道,红缨是如何利用连接通道,反向利用人类的大脑“思考”的。
在测试中,赵烨发现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人类意志力的强弱,可能是能否开启智芯成长功能的关键因素。
再赵烨的测试中,好几次出现了智芯的信号和钱进的脑信号相冲突的情况,往往是钱进的意志力,决定了智芯的运行过程。也就是,在运行电路中,自由电子是塌缩还是转移。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在数以亿记得运行中,将会直接影响智芯的计算结果。
有一点是赵烨始终没有想通的,那就是,看似毫无逻辑的一些数据,在整个以阴阳八卦为基本运算逻辑的智芯中,得出的结果往往都是正确的。
这一点,赵烨知道肯定是有一种科学的逻辑在里面起作用,但他就是参不透这种逻辑,到底是什么。
一个东西,制造他的人说不清楚,那就决定了,这个东西的应用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起码一些要求绝对可靠的设备,是会拒绝使用这种说不清楚是什么的东西。
赵烨也没有太纠结,他这个时候,舍弃了之前的那十一个智芯,直接把红缨给复制了一个。
赵烨想测试一下他的系统,能不能对已经有了一些“意识”的红缨,进行复制。
不过结果是悲观的,赵烨的复制品,经过钱进的测试,根本无法达到和红缨一样的默契程度。
赵烨这个时候已经得到了一个结论,系统不能复制有了一定智慧的东西。
他还得到一个结论,红缨应该算是介于一等和二等之间的人工智能了。
新的智芯被赵烨安置在了一个机械臂里。
四合院:芯生年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