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款小型计算机,赵烨的打算是在功能和宣传上,把它称之为一种文档管理器之类的东西。
叫计算机,很多人并不清楚这玩意儿能干啥。公众不是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做计算机,而是目前人们的认知和使用上,根本就没有个人利用计算机的概念。叫文档编辑器,大家就明朗多了。起码知道这个是干什么用的。
当然了,借鉴当年小霸王的成功桉例,在机箱上集成一个游戏卡的读卡器,也是应该有的。不管用户玩不玩游戏,自己多提供一个功能,总是能多赢得一些用户的。
赵烨做好了决定,立刻就行动了起来。
技术他们是有的,关键是如何利用技术,还有利用那些技术。
如今这个年月,个人计算机居然不能提倡和追求后世的那些耳熟能详的参数。因为用户根本就不懂这个,也没有相关的使用经验,更没有可以比较的同类产品。这个时候的计算机或者说是文档编辑器之类的东西,更应该着重于它的使用功能。比如后世流传甚广的oice办公软件。
赵烨越想越感觉有道理,于是在第一台个人计算机的设计上,赵烨把这个功能标记了出来。
再有就是传真技术了。
从四五年前开始,合众国等一票国家,相继开通了公共电话系统的传真服务。所以,传真机在这个时代是一个时髦的产品。自己的计算机如何利用这样的一种网络服务呢?赵烨又把这一条也记录在了小本本上。
再有就是对游戏机的融合,再加上软驱,键鼠,显示器。一个新型的个人计算机产品,就在赵烨的脑海中诞生了。
处理器用的是类似当初游戏机的处理芯片,只不过在设计上做了相应的修改。内存,显卡基本都是照抄游戏机的配置,这也有利于这台计算机能够兼容游戏机的卡带。
硬件的部分好解决,接下来就是软件的部分。操作系统这个有以前设计的版本,这个基本也不用大改,只要把各个国家的文字的字库放进去就ok。真正难的是办公软件的设计。
对于这种软件都需要那些功能,赵烨可就太清楚了。就好比现在,赵烨就是在系统空间里,一边看着曾经的word和excel,一边编写项目开发文档。
后世的计算机配置,不是这个时代能比的。所以,赵烨必须在原来的功能上,做出大规模的删减。只保留一些最基本的功能就可以了。当然为了更加吸引人,一些简单的图表,还是要有的。
软件开发是以硬件为基础的,有什么样的硬件,就是相应的软件功能上的上限。为了开发这款软件,赵烨在系统空间里,生生搓出来一台计算机,然后在这台计算机上,运行自己利用系统开发的软件。
结果失败了!
系统空间也不是万能的,对于软件这方面,系统确实是有些鸡肋的。不过这也难不倒赵烨,无非就是加人加机器呗。新厂别的可能缺,这方面的东西,那真的是不缺的。
水木大学和京城大学有很多软件开发的经验,这个可以借鉴。于是赵烨一纸公函发过去,隔了几天一个十人的支援团队就过来了。
再结合镇南那边的软件工程师的力量,加上当地招募的一些人才,一个近百人的软件队伍就组建完毕了。
人员到场以后,计算机就不是个问题。赵烨把项目文档发下去之后,基本就不再管这边的事情了。相关的工作,以前的这些人都是熟手,用不到赵烨多操心。
赵烨真正关心的是,如何生产第一台个人电脑。
在新厂里,相关的设备并不齐全。很多东西都是要靠着别的地方供给的。像是芯片,这里基本就没有大规模的生产力量。另外还有显示器,镇南那边的产量真心是个问题。出了这些意外,计算机上用到的各类芯片,存储器,等等等等,这里都还没有生产的能力。
这就造成了赵烨目前的困难。如今这个时候,可不再是小批量的生产了。可想要扩大规模,那就得到上级的同意,这才能给各个配套厂安排生产任务。
四合院:芯生年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