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东西他都能搞得定,到时候,自己这边都弄出来了,你那边屁都没有,这个你就说不过去了吧。任你有天大的关系,科学上的事,你都做不了假。
赵烨也不想整谁,他只是想让这帮人把他以前的人手调回来而已。
其实微电所面对的问题,两所大学同样有类似的困难。
一来,很多做过这方面研究的学生都毕业了。工作分配可不会考虑你想做什么,大多数时候考虑的是,哪里更加需要你。
再者很多教授也离开了这个方向,国家百废待兴,需要人才的地方太多了。很多教授都把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到了更加需要自己的地方。
这种情况,赵烨是理解的。
很多时候,我们能组织起一个方向上的大会战,靠的也是这些人,无怨无悔的付出。
这种付出,不单单是时间和精力,同样也有这些人在学术上的牺牲。
放弃自己专业上的研究,改到更需要的方向上从零开始,这对一个研究者来讲,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决心?又是多么大的牺牲呢!
赵烨想重新组织起一个团队,他需要的可不是这类人。
如果他硬要把这类人拉进来,说实话,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得不偿失。
起码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现在最想组织起来的是那些受到“迫害”的研究员,这类人被强制性的跟自己的研究分离开了,从事着完全用不到自己聪明才智的工作,这才是对人才极大的浪费。
赵烨想着,与其让这些人去“挖石头”,不如给自己做“助手”。
即便是“挖石头”,去镇南岛上“挖”,也比在这里“挖”更有意义一些。
这种话他不能公开讲,甚至连自己的师父都不能讲。不过他可以偷偷的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搞还是没问题的。
赵烨的报告已经递上去了,作为一个在镇南岛呆过一年的人,没有人比他更了解那里。
所以赵烨相信,他的报告一定会有人看的。
赵烨也不止一次的告诉自己,不能心急,还有时间。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合适的人,拉到自己的团队里来。
不出预料,没过两天,张委员就让人喊了自己过去。
这一次,赵烨的准备还算充分。
一起来的还有杨厂长,李副厂长,慈教授,陆校长等人。
赵烨看看这个阵容,就知道是关于新一代芯片研发的话题。
“赵烨,你这走了这么久,怎么样,回来后工作和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吗?”张委员对赵烨这两年的行动了如指掌。这么问,很难说没有敲打他的意思。
“张委员,我还好,只是工作上确实有些困难,我们也正在克服。”赵烨这次说话就不像之前那么不留余地了。
“哦?怎么?现在说话怎么也学会有所保留了?”张委员面带笑容的说道。
“领导,真不是有所保留,确实是有一些困难。我们之前的研发团队,基本没剩下什么人了。现在的很多新同志,连基本的研究能力都没有。”
赵烨说话毫不客气。
“这个怎么讲呢?”张委员还真有点不清楚这些事情的细节,他只是知道,新的技术工艺进步速度很慢。
在他想来,可能是缺少了赵烨这么一个灵魂人物的原因。
如今赵烨回来了,按说工作很快就会走上正轨了。可是以前从不喊困难的赵烨,今天也开始说自己的困难了。
“张委员,我们之前之所以能够快速的发展,得益于同志们的万众一心,更得益于同志们的专心和专注。现在,很多有过研发经验的同志,都离开了研发一线,新同志们又都需要学习和磨练。所以,这个时间很难保证。”
赵烨说的确实是实情,张委员默默的点头。有些事情,张委员虽然不了解详情,但大的方面,他还是能看得清楚的。
“你觉得有什么好的解决途径吗?”张委员问道。
四合院:芯生年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