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技术指标也太高了吧!对于紫外光线的强度,特定的波长,光线的均匀性都有严格的要求。
说实话,他一时之间还真没什么头绪。
赵烨把自己写的一些东西,交给了泉教授,这不是什么详细的技术文件,而是赵烨的一些设想和部分研究资料。
他给出这个的目的,也是给泉教授一些启发,避免走弯路而已。
泉教授看完以后,确实觉得这个赵烨是真的有水平的。就像慈教授说的那样,有着天才般的想象力!他很受启发,对于短时间内完成这么重要的任务,也就多了一点信心。
很快泉教授就回去了沪上。他在这边缺乏相应的试验设备,只能去沪上那边的学校,才能更好的开展试验工作。
随后,赵烨又把整个光刻机的各个组件、系统进行了分拆,然后又分配到了各个相应的研究所或者工厂。
赵烨这次之所以能如此顺利的安排各个研究所和工厂,投入到这个项目的攻关之中,主要还是得益于他们这个项目搭上了大西北那个工程的顺风车。
不过历史已经证明了,举国体制,真的是能碾压一切呀!
四合院:芯生年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