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藩见其箭法通神,大加赞赏,令其亦为伯长,独领两百名弓手。丁小乙兴奋不已,拜谢领命。刘藩又令人取来一张珍藏的宝弓,赐予丁小乙。丁小乙感激涕零,再拜叩首谢恩。
张小玄和于通幽志不在此。自然不会领取军中功名和甲胄。
刘藩派人代其拜别檀道济后,由城南清风岗领两千余精骑直奔广陵。途中于通幽因帮刘藩调理身体,便随庾飞白常在刘藩左右。于通幽又让张小玄帮助其采药煎煮,张小玄便亦随在刘藩身侧。
张小玄观刘藩、庾飞白的骑军军纪严明,精进神速。一路逢县过县,遇镇穿镇,毫不停留,亦不滋扰。骑士皆马术精通,战阵娴熟,遇有强盗路匪便一剿了之,连窝端除。为民除害后大军悄然而去。
话说这一日,朱大力与丁小乙率四百兵剿了广陵西北龙盘山一伙山匪后,终于是与手下的兵士契合起来。
男儿并肩作战,刀头舔血,将生死相托,自然就成为了同袍。何况朱大力、崇雷、晁雨三人皆战力惊人,冲阵在前。丁小乙又箭不虚发,杀匪人最多。七八百的山匪不过两三柱香的功夫竟被他们领兵杀溃。
男儿只敬真汉子。朱大力几人很快就成了兵士们拥戴的对象。算是真正的融入到了刘藩的兖州军中。
张小玄见朱大力等人枭首的山匪,有些人从外表和穿着来看与白鹿村里的普通村民几无分别。非要说有何分别,张小玄觉得这些山匪更加面黄肌瘦,穿的更破烂一些。
山匪的武器也是千奇百怪。有的山匪拿着镰刀,有的拿着铁叉,不过是些耕种土地所用的农具。山匪们或许和白鹿村的村民一样,都曾是些普通百姓。
山河破碎,万民流离。兴亡皆苦者,百姓也。生而为人,苦海挣扎求存而已。为民为匪,孰能自决!张小玄一时感叹。
龙盘山在广陵城之西北,过此山七八十里便可入广陵城。广陵地杰人灵乃晋国重地,晋国许多文臣武将皆出自此地。此地亦是刘藩出生成长之地。然不过百里的龙盘山却山匪处处。乱世之殇。
终回故土,刘藩的情绪高涨,策马扬鞭领大军穿过龙盘山后,对边上的庾飞白等人大笑道:“生于斯长于斯,如若将来一死亦愿长眠于此”。庾飞白心底忽生出不祥之兆。
张小玄自是不懂刘藩的乡情。他现在正苦于如何将丹田内的灵液凝固,合上命门。
这两日,他得闲便修炼《九鼎丹经》和《太玄洞极剑经》。《九鼎丹经》和《太玄洞极剑经》皆是他自幼修炼,功法早已熟记于心。近日细细精研苦修,对功法又有一番领悟。
《九鼎丹经》第一层他已修完,不能筑基的原因他一直在苦思。
《九鼎丹经》内有筑基之法。《九鼎丹经》有述,生命依托基础是元精灵气,它存于丹田之内。人在母胎中为先天之体,无漏之身。元精灵气不失不漏,生命力旺盛。出生后人的元精逐渐衰败,元精灵气不断通过命门回归天地自然。
人就像一盏灯,灯火是生命象征,灯油是元精灵气。刚点燃时,灯油充足,生命之火熊熊,但只要灯燃烧灯油便在减少。一旦灯油燃尽,生命之火必将熄灭。正是人死如灯灭。
人要维持生命之火长存不熄,就要不断的补充灯油。使体内有足够的元精灵气。一旦能保证元精灵气不漏不失,便能让生命长存,寿命长久。
人类是天地灵长。千古以来,才智之士如过江之鲫。致力长生之人,终于发现有的人体内有灵根,他们创造出一种吐纳修炼之法。天地有自己的元精灵气,人类吸收入丹田后可以补充丹田内消散的元精灵气,延缓生活之火的熄灭。这些人被称为修士,修道成仙之士。
每个人都有一个命门,元精灵气便是由此消散回归天地自然。修士便是要合上命门,得长生久命。
筑基便要修命门,修先天性命之门。丹田处可存在的便是元精灵气,只有用元精灵气才能合上性命之门。灵气散逸极快,有修士凝成兰芝玉液状,有修士凝成丹丸坚固之态,有人合上了命门。人的寿命终于摆脱了百年之限。当然即使合上此门元精灵气仍会逸散,但是速度便会放缓,高阶修士甚至逸散的微乎其微。
出羽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