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跟皇帝是不同的,太祖那样的皇帝要求的是政令合一,力往一处使,他们有旺盛的工作欲,见不得大权旁落,朝臣有一丁点的异心。可若是世宗、神宗这样贪图享乐的皇帝,就巴不得朝臣闹,让你们闹个天翻地覆,他们才乐得清闲。”
“现在这位,就有点当初太祖的那意思了。”
“好像的确有那么点意思。”
散朝后,几位大臣闲聊着。
“太祖杀伐果断,今上似乎手段上还差点?”
有人意味深长:“清理了阉党,陛下才算腾出手来了,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定哟。”
当天下午的时候,东厂的调查出来了。
清点财物大约估值为两千三百万两(包含地产以及京师近郊的田产),时间仓促,这只是大概估值,等到完全清点完毕,再换成银子,估计还有涨幅。
昨天晚上被灭门的一共三十七家,平均一下就是每家拥有六十几万两的财富。
而这还只是他们在京城的府邸,还不算这些人在各自老家的产业。
搞得朱由检都想找个借口把他们老家也给抄了。
另外,阉党成员那里,查获的现银数量为十二万两,魏忠贤几处宅子里查获的现银只有两百八十两。
然而,以上的数字只是真正价值的零头。
阉党成员在京城的财产总值在一千万两上下,魏忠贤的财产总值在八百万两左右。
而他们在各自老家的产业,还待查明。
银子有了,接下来就可以处理问题了。
该给银子的要给,可这银子也不能乱给。
现在朝廷的贪腐之风并没有得到治理,随便派发下去,估计还没出京城就得少三成。
等银子变现,朱由检决定先把近几年京城的各种欠俸补了,让京城各部衙正常运转起来。
然后,他要考虑的就是新的内阁人选。
朱由检虽然想要把司礼监和内阁的权利收回来,可直接废了肯定不现实。
只能说现在先把成员都换成自己可以信任的人,能听自己安排的最好。
司礼监已经完成换血了,接下来就是内阁了。
朱由检首先想到的人选就是孙承宗。
虽然孙承宗有东林色彩,可朱由检痛恨的并不是东林党,只是那些背地里搞事的东林党。
孙承宗无疑属于那种能办事的东林党。
他督师辽东的时候,重振军纪,修整军防,做了不少实事。
虽然他的做法比较烧钱,可朱由检有的是办法搞钱,在有钱的情况下,孙承宗的做法对现在的局势而言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毕竟经过万历、天启朝的几次惨败,边军精锐损耗殆尽,想要在短时间内训练出一批能吊打此时风头正盛的建奴各部的军队,还是有点难度的。
在辽东问题上,朱由检现在的战略方针就是筑城屯田,养兵铸甲。
缓上一段时间再说。
况且对如今的朱由检而言,国内的诸多问题才是更为重要的。
国内的大盘理好了,凭借大明的地大物博,爆兵速度远胜建奴,打赢他们只是时间问题。
说到辽东,就不得不提到明朝对边将的制度问题。
明朝前线的主帅并无战场上的绝对指挥权,几乎所有大事都要由朝廷最后决定。前线战将身边,往往还有由宦官组成的监军掣肘。任何人物都可以指手画脚,说上一通,效率之低,可想而知。更何况还有人际关系、粮饷供应、兵员调动补充之类的因素。就是说,前线主帅受到的牵制太多,不能有效、合理、迅速地制定战略决策,动用战争资源,调动兵力等等。
从杨镐到袁应泰,再到熊廷弼、王化贞,朝廷在辽东节节败退,原因固然很多,前线主帅当然也难逃责任,但责任最大的,仍应是朝廷本身。
战争是检验一个政权能力的最佳手段之一!
大明支配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