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2月10日上午八点、
连续乘坐了八日火车的苏珊与伊丽莎白以及她们的同行成员,没有下榻休息。
下了火车后几人,决定不顾身体的舟车劳累,坚持第一时间就去拜访汤姆史密斯。
已经五十一岁的伊丽莎白和四十六岁的苏珊,在这一刻仿佛回到了年轻时,长年的挫败与失望没有将两位坚韧的战士打到,而是让她们更加明白机会的可贵。
几人随着米利亚一同前往史密斯大厦,在路上几人还不忘从米利亚身上打探汤姆的情况。
“汤姆史密斯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是一个帅气的男人。”
“哦?那他怎么个帅气呢?”
“总之就是很帅气,就和守护天使一样。”
“你是不是喜欢史密斯先生呢?”
“没有,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员工。”
“员工吗?美国南部招收女工的公司真的很少见啊,女员工每个月能赚多少钱呢?”
“女性员工没有固定工资,我认识的员工中最厉害的米勒姐姐一天就能赚三美金!”
“这么高吗?那你呢?”
“我的话?约翰穆勒先生答应每个月给我八十美金,汤姆史密斯先生说可能还要涨。”
在两名长期奔走于女权一线基层的中年妇女以及其他斗志昂扬的年轻女权斗士面前,米利亚这个虔诚的东正教教徒就好似一个写着“请随意阅读”的圣经,三言两语之后就被几人套出了不少话。
听到女性员工真的能领到工资后,几人不由得相视一笑,这位素未谋面的汤姆史密斯先生不像那群说一套做一套的杨基佬,是真的在实处做到了给予女性经济收入。
而且与北方工厂中女性只能拿到几十美分的工资不同,这里的女员工有每日三美元的薪资啊!
每日三美金薪资的女性在北方工厂中是根本不敢想象的。
“到了到了,顶层到了,我先带你们去见史密斯先生吧。”
走出电梯,走过长长的走廊,尽头就是汤姆史密斯的办公室。
汤姆的办公室并没有华丽的装饰,甚至办公椅都不是那种带有扶手的沙发椅,而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木制无扶手有靠背的椅子。
办公桌上也没啥豪华的装饰品,只有大量的文件和几根钢笔,甚至连那些“上等人”自诩高雅的羽毛笔架和高档红酒都没有。
除了书桌椅子,就是一张简单的单人床以及一个书柜,书柜上摆满了各种各样几名女士连名字都看不懂的科研书籍,一点都不像她们以前拜访富豪时见到的书架,美国富豪的书架上更多的是圣经、成功学或者名人名言。
“您就是汤姆史密斯先生啊!真是让人意料之外的年轻啊!这么年轻却白手起家的富豪可是太少见了。”
“我可不是白手起家,我出生的时候,我们家虽然没有黑奴,但也是一个小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啊。”
“比起那些蓄奴的罪恶之人,您这种愿意在德克萨斯州雇佣女性的人,简直就是德州之光!”
“客套话就不要多说了,几位女士找我肯定不是为了这几句客套话吧?”
这次见面双方都是抱着目的前来的,主动找上门来的女权斗士们就需要先说明自己的目的了。
“汤姆史密斯先生,我们听说了你为德州妇女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在德州边境换乘火车的时候,我们也听一些小农场主说了你们的英雄化肥以及女性销售员的事情,我们觉得您肯定是一名妇女解放运动的支持者与先行者。”
(美国19世纪铁路轨道混乱,纽约为起点的火车网络均为四英尺八点五英寸,即标准轨距1435mm,而德克萨斯州以及整个美国南部为更宽的宽轨,跨越美国南北旅行需要换乘火车,后世才统一了宽度。)
“我们希望您能支持我们的女权事业……”
“停停停,你们是叫我捐钱吗?”
美国农业不发达,需要金坷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