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宁没有心情吃饭,他口袋里的特供香烟倒是一支不剩。近卫骑兵师是充当蛤国门面的王牌军,这次调拨两个团前往东胡抢功劳。不料林登万很不经打,眼下被一群杂牌军追击到上京。
战争似乎不会持续太久,过来镀金的布朗宁急着要有所表现,所以选择在敌前渡河充当钳形攻势的一端。
训练有素的舟桥部队不负众望,略微摇摆的浮桥征服了河流。河面不算很宽,算上岸边的滩涂地也只有八十米,舟桥部队拼接浮桥的同时,几辆步兵战车和坦克被胡乱停在岸边,步兵们就躺在河边休息。按照操典,渡河的先头部队要设立警戒阵地,后续渡河梯队应该疏散隐蔽,现实中的大部分蛤军士兵完全是在河流两岸看热闹。
渡河行动的前几分钟很顺利,一些步兵机动车和坦克驶过浮桥。三四百名士兵渡河以后,站在岸边抽烟的布朗宁差点被气浪掀翻,神朝炮弹纷纷落入水中,激起的水花和土渣把岸边的士兵变得十分狼狈。
落入河中的炮弹激荡着水面,一发炮弹命中浮桥的第六节,桥梁在挂钩断裂的同时向前滑行,上面通过的坦克失去平衡滑入水中,最后只露出炮塔。
岸边挎着步枪的棕人士兵惊叫道:“我本来以为上面的呆瓜能把航母变成潜水艇,今天坦克也要变成潜水艇了!”
防空战车的联装机炮一弹未发,设备操作员刚刚才品尝一包野战干粮,他被爆炸震晕了。为了打发渡河前的排队时间,蛤军士兵将坦克碾过脏污的泥潭停在河边,现在装甲车想逃都逃不掉。
开头几发炮弹打在渡河出发点,拥挤的蛤军步兵就乱哄哄向前冲击,过程里经常有人被挤到水面。
更多炮弹射击浮桥,摇摇欲坠的渡河器械化为漂流的垃圾,对岸的数百名士兵闯进雷区和炮兵事先标定的射击区域。神朝官兵除了在树林里挖好堑壕,今天还做了些沙土筐摆在路边,作为防弹工事。
躲避炮击向树林里突击不到百米的蛤军看到另一座林场的小院,围墙塌了一角,神朝官兵在缺口搭起铁皮棚。然后用填上沙土的报废汽车作为工事。
陈达仁新组建的连队第一时间被调来防御渡口,他身先士卒操纵着架在沙袋上的机枪,谭同杰在旁搬运弹药箱。
子弹威力比想象中更大,树林里碗口大的树木能被几枪扫断,树冠整个垂倒在地,空气里弥漫着树木汁液的气息,滋味说不出好受还是难受。
树林里传来阵阵热浪,牡丹花般的爆炸云团映红幽暗的林地,没有退路只能向前猛冲的蛤军开火射击林间可能有人藏匿的石块,爆出飞射的石屑。
神朝老兵趴在石块后面打上两枪就要转移位置,懂得通过点射在步枪战里取得优势,吕国豪已经顾不上节省弹药,什么方向传出枪声,他就用突击步枪往这个方向打半个弹夹。
这时几株树木纷纷倾倒,一辆“面条式”坦克隆隆驶出,居然到了距离神朝步兵只有几十米的位置,一路上碰倒了三角形的地雷警示牌并触发一连串步兵雷。坦克表面涂着蛤军特有的林地迷彩,看起来非常吓人。
低矮的方形炮塔上只有一挺同轴机枪转动,陈达仁马上丢掉火力点向后逃跑。谭同杰认出这辆坦克似乎是A1型,那门一百二十毫米的主炮就是最大的证据。
漆黑的炮管射出一发高爆弹,地面上的枯枝败叶全部被卷起,一阵沙土向前激射。谭同杰整个人被掀翻,眼睛里钻进沙土,重重跌倒在地。原先藏匿的林场小院在爆炸中解体,如今只剩下燃烧的残垣断壁。
几道激光束对准行动不便的坦克,接连不断的反坦克导弹击中反应装甲和防爆格栅,但是“面条式”巍然不动。
耳朵蜂鸣的陈达仁听说只要击中炮塔与车身衔接部位,四十毫米的榴弹都能击穿装甲,他徒劳无益的向坦克发射枪榴弹,但这只让战局更加混乱。
“面条式”开足马力试图碾过林场的残垣断壁,炮塔向右旋转,想要再次开火射击。坦克的前车身冲上水泥墩,炮塔移动导致炮管以一定角度支在地上,蛤国发动机的弊端暴露无遗,“面条式”突然间动弹不得。
惊慌棕人士兵从坦克顶部冒出,他们举起双手宣布投降。
神朝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