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将士庆幸自己不用去高山隘口和“赳赳党”对峙,近来有人因为强紫外线的照射出现了不良反应,他们的头发开始成块掉落,整个脑袋变得如同足球一般黑白相间。
大地开始剧烈颤动,吕公湖上绽开涟漪,南方传出许久未有的爆响。湖边的联省军队将士都被吓得不轻,他们连忙拾起丢在地上的装具奔向各自的阵地。将士们钻进挖好的战壕,炮兵移开隐蔽起来的牵引火炮,他们的全副装备都藏在搭着伪装棚的土垒里面。
广阔的平原上升起雨点般的伞状云团,天空中也有一些无法用肉眼看清的黑点飞过,联省军队的小口径高射炮在空中编织了一张火网。
“赳赳党”大概有十架可以投入战斗的现代化战机,不管这些飞机的保养状况如何糟糕,古董般的手摇式高射炮也打不下这些飞行物。裘重治担心麾下将士看到射程外的敌军飞机不进行射击会影响士气,所以他搬出高射炮来为部下壮胆,真正可以杀伤战机的设备是联省军队为数不多的几套防空系统。
双方不甚强大的空中力量开始了不入流的缠斗,在地面上大规模露天布阵的陆军士兵忙着用火炮相互还击。为了避免受到敌军的定点打击,双方都在装甲兵和炮兵阵地里搭建隐蔽棚来减少装备的红外特征和进行光学伪装。
看来上天更关照“赳赳党”的炮兵,吕公湖北侧有一发导弹命中了联省军的阵地,白色的云团率先从炮位上升起,随之到来的黑色气浪把附近十个正在游荡的士兵卷上半空,不要扎堆活动真是战场上的一条铁则。
“赳赳党”直升机的一发航炮击中堆积如小山的联省军炮弹,一门牵引火炮的炮管和助犁朝不同方向飞了出去,守军也被炸得体无完肤。初战不利的联省军炮兵不断移动火炮的位置,他们竭力避免被敌方锁定。
冒险攻击“赳赳党”后方的联省军攻击机也屡屡失手,周文国故意安排部下将一辆用于侦查的装甲车摆在暴露的平野上,大意的联省军战机自然会赶去攻击,埋伏在地面上的防空导弹飞射而出,蓝天上的飞机在诱敌战术里受到摧毁。
联省军队在吕公湖北侧挖掘了好几道战壕并且在原野上密集布雷,直面“赳赳党”虎狼之师带来的压力还是让这一区域的六千名联省军将士几近崩溃。一名久经战阵的联省军排长在炮兵阵地里用望远镜观察着地平线上的山丘,密密麻麻的黑点在山顶上挪动。
江先主时代的战争讲究排枪射击,所以交战双方的士气显得极为重要,步兵方阵里总需要一个扛旗手来鼓舞士气。时过境迁,过去的军旗已经变成敌方的重点打击目标,在帝国军队里安置旗手也就受到诟病,不按常理出牌的“赳赳党”仍然重视军队前进时的震慑力,所以他们的散兵线上也立着一面用古代文字写成的军旗。
原野上前进的“赳赳党”士兵全然不顾前方射过来的子弹,他们的射击精准度很差,所以在距离联省军工事尚有一百五十米距离的时候并不开枪还击。孙卫法临时征召的“赳赳党”成员不怕暴露各自的位置,他们在地面上匍匐前进时居然还时不时大喊一声“共赴国难!”。
北部防线里的联省军将士忙着抖落从木制工事里簌簌落下的沙土,他们迎击到来的“赳赳党”的装甲兵,有所准备的反坦克火箭手轮番从侧面射击敌人,他们肩膀上的火箭发射器里喷吐出一团团烟雾,前面的战友打完火箭弹,下一名士兵就顶上来接替前者的位置。
裘重治的计划此时出了纰漏,驻守黄虻岭的魏兴邦部队在开战四个钟头后守丢了制高点,“赳赳党”军队竟然堂而皇之在山岭的主峰上架设了火炮。中州司令部要求魏兴邦夺回高地,但是这位降将表示自己缺少可以作战的步兵。中州战役里投诚的魏兴邦本来有一支五千人的部队,后来还特意整补过三千人,按理来说不可能缺少步兵。
原来中原和镇西战区的联省军队分为林、程、史、谢以及朝廷降军五大派系,各方都在后勤供给上有很大困难。魏兴邦手下的将士都是一些不满十六岁的乌合之众,糟糕的后勤运输和上级的贪腐行为导致他们在艮岭上每天只能吃一顿饭,日常饮水都有严格的定量限制。
神朝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