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军当即联合兴州城内的帮派,他们拿着炸弹去袭击朝廷武将的官邸,兴州一时人心惶惶。河安、槐集和东羊的朝廷守军纷纷缴械,林登万成功包围兴州。
当时有人用摄像机直播城内战况,市区的交通拥挤不堪,当地居民都赶着去银行取钱,他们担心林登万入城后会大肆劫掠。
“猢狲”允许朝廷武将安全离开,他打算和平交接兴州,朝廷官兵全部得到特赦。城内的市民阶层没有人想打开军火库抵抗,他们不是坐车逃跑,就是前往联塘的军港。
新军没有抵抗的想法,他们很多是附近的民工、农民以及失业学生,本来就对刘帝没有多少好感,江帝王朝的现代化没有给这些边缘人带来过实实在在的好处。
林登万接收了整整齐齐的卡车与步兵战车,城内的一批战机也被缴获,这些武器看上去都有不下三十年的历史。几架直升机从刘帝的行宫里升空,朝廷的武将在混乱里逃跑了。
进入兴州的反军将士不敢相信胜利到来的如此之快,有些人曾在兴州工作过一段时间,他们匍匐在入城的检查站前,不敢相信这一切成真了。
“唯一帝皇”倒也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至少还牢牢控制着京畿地区,强有力的现代化水军有能力保护东都三角洲。东都是江先主穷尽一生心力修筑的巨大城塞,这座居住着数百万人口的巨城还能给刘帝提供很多后备军。“唯一帝皇”在北直隶遭遇惨败后征召一大批乌合之众来保卫首都,京畿地区还有大约十万朝廷军队效忠天子。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帝国境内算是乱作了一锅粥。盘踞下京的冯国忠几乎没有任何军事才能,这位控制着好几万正规军的诸侯被江东和界河地区的“划水道”义勇军打得丢盔弃甲,程克不失时宜向他抛出橄榄枝,反军会给予这位两头折冲的副宰相用于陆战的武器装备,但是江东军港里停泊的水师舰队要帮助反军攻打京畿三角洲。
“振威侯”在望海也有一支规模不大的水军,他担心冯国忠的水军不肯积极作战,所以同意让副宰相的儿子冯化龙担任反刘联军的水军总长,双方在东都湾海域各自集结舰队,反军在贡县和荣兴设立两个司令部来协调横渡荒江的行动。
“唯一帝皇”倾尽国库打造的水师终于派上用场,只要东都水师的几艘主力战舰可以出战,反军在荒江和东都湾的任何小动作都起不了作用。
在牡蛎湾海战里遭到毁灭性打击的帝国水军一直不受江后主重视,两艘三千五百吨的“舢板级”护卫舰就是当时帝国最强大的军舰。国防部派发给水军的军费向来少得可怜,水军官兵每天都对两三百艘装备老旧到能进博物馆的小型舰艇感到发愁,他们觉得这些破船都没有维护的必要。
喜欢纸上谈兵的专家向江后主进献过一本看似充满真知灼见的水权论,不过先帝对扩充海军实在没有多大兴趣。为了提振帝国经济,江后主努力和东方大陆上的众多国家改善关系,双方的贸易往来在逐年增加。
国与国之间的制衡和均势促成了日益完善的多边贸易体系,在大陆上拥有绝对主导权的帝国在海外并没有什么需要用军舰维护的实际利益。当时拥有近四千万人口的帝国保持着举世无双的陆军部队,如果江后主开始扩充海军,大部分国家就会感到恐慌并联手遏制帝国。
帝国的国力可以跟任何一个国家进行海上军备竞赛,但是没有以一当十的力量击破多国构成的海上包围网,虚弱的水军反而可以确保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局面。
东方大洋上的诸多海上强国在造舰技术上存有优势,帝国水军在短时间内也做不到脱胎换骨,江后主为此接连否决过五六个水军法案。
后来的“唯一帝皇”却是建设水军的狂热分子,这位来自南直隶的藩王并非江后主的直系后代,他需要用一个接一个的成就来标榜自己的合法性。老百姓最喜欢看到一艘艘军舰宣告落成的盛大场面,刘帝极为热衷这种能提高威望的活动。话说回来,“唯一帝皇”对建设水军的目的、定位和规模并没有什么认识,他在一种人云亦云的情况下开始执行新的水军法案。
神朝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