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下,满载官兵的卡车在颠簸的道路上迅速驶过。密集排列的步兵扛着各式枪炮在卡车两侧快步前进,他们头顶的钢盔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沉重的坦克、装甲车以及用卡车牵引的重炮在行进时都扬起漫天尘土,这支浩荡大军沿着公路翻过许多罕有植被覆盖的低矮土山。
面对一眼望不到头的“钢铁雄师”,郑显道逐渐恢复先前的信心。他对一名参谋说道:“天军军威如此壮盛,贼军的草寇到底还是打不败我们。找几架直升机把大军转进的镜头记录下来,送去东都的博物馆里循环播放,鼓舞民心和士气。”
闻知朝廷军队撤离贡县后,唐善和杨放鹤立即率军向上京方向运动,二人希望能将郑显道兵团消灭在上京河以东。郑显道大军如果想要以最快速度撤回上京就必须途经鹿山地区。
七里岗、里南乡、鹿山镇三座集镇分别处在鹿山平原的东北、西北、正南三个方向上,里南乡和鹿山镇的公路都能直通贵门渡口。熊达威很早就担心反军会在上京附近开展破坏活动,于是便在贵门和里南乡驻扎了四千名武装警备队员。
鹿山镇东侧紧邻海拔四百米的鹿山,这座山峰西侧由陡峭的花岗岩构成,东侧的山势趋于平缓,大片长青植物覆盖在起伏的低山丘陵上。鹿山镇以西有着开阔的“取水岭”高地,在高地上架设火炮就能有效打击集镇北方旷野上的目标。
十月二十一号的清晨,谷大富率领两个军沿着公路赶到里南乡和七里岗,他把司令部设在里南的一座水泥厂里。此时鹿山镇和“贵鹿线”上的三界岗都已被反军占领,上京河下游河道上布设的浮桥也遭到破坏。谷大富认为光靠贵门渡口一地无法将大军全数撤走,于是他请求郑显道尽快派遣工兵前往上京河上游搭设浮桥。
郑显道在这天中午到达七里岗,他立即带上吴献江和梁文远在内的一群将官视察村庄南部的一座高耸土丘,从这里往南望去,一条曲折的公路向前延展而去,道路西侧有着大片枯黄的秋林。秋林上空飘荡着几团正在缓慢消散的黑雾,这显然是双方试探性炮击造成的景象。
数千名官兵接管了七里岗上星罗棋布的民居,机械运转发出的噪声以及嘈杂的交谈声在透过数几里后变得模糊和微弱。
朝廷众将待在一棵枝干上点缀着红黄色松针的古老赤松下方观察战场,郑显道用望远镜扫视岗下的平原,他的心绪飘到了处在肉眼视距之外的鹿山镇。
梁文远对着出神的长官说道:“谷将军建议我们在贵门以北流水湍急的河道上开辟第二渡口,同时应当请求东都和上京派出直升机部队协助大军撤退。”
郑显道放下望远镜对着梁文远说道:“文远,根据空军的侦察,急行军占领“贵鹿线”的贼军只有不到十万人,七星岗到里南一线的天军却高达十六万之多。我们完全有能力凭借优势在敌方援军到来前攻下鹿山,将“贵鹿线”上的贼军逼入上京河歼灭,这样或许能一举扭转北直隶的战局。”
梁文远对长官的宏大计划不抱希望,他仔细分析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取水岭已经被贼军攻占,短时间内夺取鹿山镇很不容易。如果两天内不能击破贼军,大批贼军就会在七里岗东北方出现,我们会腹背受敌。天子的老本就剩这么多了,郑公还是先将部队撤回上京保存实力吧。”
郑显道转过身拉住了梁文远的双手,他用敬佩和诚恳的语气说道:“文远,你在剡山、崇仁、归门都曾依靠劣势兵力扭转战局,难道在鹿山就不能再现辉煌吗?”
吴献江也说道:“御林军英武、天威两师已经到达鹿山,谷将军麾下也有重组后的飞熊师。有这三四万御林军在,难道还打不败这些草寇吗?”
郑显道对众人宣布说道:“现在还有两个师的官兵没有到达这里,这段时间内大军驻防原地。我要立即将这里的情况上达天听,让天子决断是战是退。”
郑显道的急报送达东都城外的肉林宫,“唯一帝皇”正在“悬肉岭”半山腰上的“万岁亭”里享受午后的和煦阳光,他和几位近臣围坐在一张自动麻将机旁,征战于“方城”之内。
神朝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