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外交部首先向盘踞远方大陆的众多小国发送一道要求臣服的国书,但是朝廷没有收到任何正式回复,受到刺激的江康当即签署全国动员令,一场史无前例的远征拉开序幕。
此前的几年里,帝国水师的舰船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很大提高,实施远征的技术性问题已被成功克服。帝国在数十年内烽火不息,有能力参军作战的适龄青年数量也大大减少,江先主因此要求新近归附的几个兽人国家共同参与东征。
帝国境内的几大藩镇主动请求派兵参战,可是江先主认为征服东方大陆是一件手到擒来的容易事,他担心几位藩王会在海外战场立下战功,郭有德这类藩王或许还会获得挑衅中央的威望。
江先主二十四年的五月初,三十五万来自朝廷直辖领地的帝国军队和十五万兽人国家的仆从军队在联塘港乘船渡海,久经战阵的远征军在最初两个月里势如破竹,他们轻易占领数百里土地。东方大陆上的大小国家随即组成同盟对抗到来的帝国大军,不过他们在短时间内只能动员十几万军队。江康希望尽快逼迫这些小国承认帝国对新征服领土的合法统治权,所以他调集重兵前往大陆中心,企图夺取号称“永恒之城”的拂菻城。
没有傻子敢于直接抗衡江先主指挥的大兵团,东方大陆的军队转而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不断后撤。帝国军队取得一个又一个有名无实的胜利,泛滥的瘟疫和补给问题却在逐渐拖垮这支大军。
成千上万的驮马在远方大陆上因为水土不服暴毙,曾经纪律森严的帝国军队也忙着到处抢劫化为废墟的城市村庄。一场像样的战斗还没有发生,江康的大军就减员了三分之一。
能力出众的武将在帝国军队里变成稀世之宝,随着江后主的诞生,江先主害怕建立帝国的勋贵集团会在他死后膨胀成蛀空帝国的特权阶级。经验丰富的老将不是主动隐退就是进了“友爱局”监狱,毫无实战经验的将校塞满远征军的各个机构,因此江先主难以取得一场决定性胜利。
帝国军队在拂菻的门户喷泉关经历一场血战,江先主在折损将近四万名官兵后取得一场惨胜,不过他也成功迫使多国联军放弃大陆中央的千年名城拂菻。
作为开国功臣的子嗣,年方弱冠的范希贤因为急于镀金参加了这此远征,他如今还记得筋疲力尽的远征军在进入拂菻时爆发出的欢呼。范希贤还没来得及好好参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帝国水师就在牡蛎湾海战里遭受惨败,远征军此刻没有办法维护漫长的补给线。
感到大事不妙的江先主设法和几个主要交战国签署和平条约,士气日益萎靡的帝国军队在拂菻停留将近一个月,由于不能找到维系军队的给养,江先主不得不率军撤退。
寒冷的冬天到来后,占据主场优势的多国联军在饮马河堵住了江先主的大军,先前没有立功机会的范希贤自告奋勇掩护大军右翼。迫于篇幅限制,笔者将不再赘述饮马河战役的种种细节,总之范希贤就是在这场战斗里获得“飞将军”的威名。
范希贤所在团队的撤退速度成功赶超大军的前卫部队,如果没有范希贤的义父程仪全力讨保,“飞将军”可能要支付一笔枪毙时的子弹费。根据战后统计,成功返回帝国的远征军将士不超过三万人,帝国最后仅仅占据两块狭小贫瘠的殖民地。
声势浩大的东征让帝国损失百分之五十七的适龄青年,元气大伤的朝廷也不得不对几大藩镇采取更为温和的态度,迫于时势臣服江康的兽人国家不再理会他们的盟主。一些评论家觉得江先主不让藩镇军队参与远征是很大的失策,不过远征会轻易成功却是江先主做出这一判断的前提。
这次远征并非完全没有收获,江先主至少在撤离拂菻时写下“凛冬地更远,一旦成空恨难宥!”的名句。
江后主时代,范希贤努力在上饶和恭州地区经营势力,他还和江后主的宰相胡杉昌打得火热。“唯一帝皇”掌摄大权后,范希贤的处境很不好过,不然飞将军也不会在“振威侯”对抗刘帝之际前来响应。
神朝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