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的党魁深知“复兴党”的力量极为有限,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挑战帝国的原有秩序,江先主的功臣集团不会允许他这样的暴发户登上舞台。汪熙兴觉得眼下应该设法取得史泽豪的任命,披上合法外衣来消灭藩镇地区的反对者,这样做也能缓解和朝廷之间的冲突。“复兴党”提出重新进行大选的要求,他们要求史泽豪能归政于民。
不明真相的数万民众纷纷参与复兴党队伍,见势不妙的史泽豪撇开内阁里的其他元老向汪熙兴送去一份委任状,“复兴党”控制的新闻媒体立刻向帝国全境公布了其中的内容。
西京居民早就对腐败无能的藩镇当局失去信心,一时间几十万民众“自发”来到街头支持“复兴党”进城,汪熙兴如同凯旋的古代名将般进入“镇西王”居城。不敢忤逆民意的王爷在独秀山王府接见这位踌躇满志的“改革家”,王爷许诺即刻赋予汪熙兴重组内阁的权力,“进军西京”宣告胜利,汪熙兴一举掌控大权。
按照惯例,每任内阁主席上台伊始都要在藩镇议会里宣布日后的施政纲领,汪熙兴完全不愿遵循传统,汪公朝着那些刚被驯服的元老们说道:“我不喜欢纸上谈兵的废物,空谈不能耽搁我的行动。在各项政策上,新内阁的政策将优先追求藩镇的‘尊严与荣耀‘。"
藩镇议会里的多数元老本打算发表一番表忠心的恭维,汪熙兴对这类客套话很不耐烦,他开口说道:“不要空口说白话,我只看重实际行动。在下是个宽容的改革家,但是我绝不允许任何人还抱有抗拒改革的幻想!”
刘帝十一年四月十六日,汪熙兴在西京独秀山王府的门楼上宣誓就任镇西藩镇的内阁主席,从门楼的阳台上向外望去,汪熙兴的支持者和前来看热闹的民众已经填满王府前方的小广场。
万分激动的汪熙兴从史泽豪手里接过盖有“王玺”的委任状,他高举右手慷慨宣誓道:“我在这里向‘恒帝’和‘昊帝’发誓,无论如何都要让伟大的人民牢牢控制这片土地的主导权,化解藩镇地区民众所面临的一切苦难。任何困难,任何敌人都不能阻止我们!”
激动的民众发出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人们挥动五颜六色的彩旗高声呐喊,几列散发宣传单的飞机从广场上方依次飞过。
激动万分的汪熙兴用更为庄严的语气向群众发表了演说。
“伟大的帝国将要沉沦?绵延千年的辉煌圣火难道将要在昏庸的刘帝手中熄灭?不能,绝对不能,我发誓要用我的一切力量唤醒潜藏于伟大帝国人民血液中最光辉的部分,所以我必须崛起!此时我仿佛倾听到命运的召唤,似乎感受到民族的需求,帝国需要我!”
这番毫无实际内容的豪言听起来荒诞不经,不过群众的热情足以让“复兴党”成员们陷入陶醉。初掌大权的汪熙兴使用冷静而审慎的目光分析当下处境,史泽豪并未遭到废黜,强大的藩镇军队仍旧对腐败官吏效忠。妥协为汪熙兴带来内阁主席的宝座,可是他的手脚也受到极大束缚,汪公的权力从本质上源于史泽豪的让渡。
通过战争征服的地盘往往比轻易篡取的土地更为容易治理,缺乏实力的汪熙兴急需树立威信来巩固地位。简而言之,如果“复兴党”能给镇西南部百姓带去一个又一个“胜利”,这些处在“节日气氛”里的民众就会发自内心的拥护他。
汪熙兴在上台前许诺会让藩镇经济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万事万物都受到自然规律制约,他担心无法兑现开出的空头支票。媒体人出身的汪熙兴倒是懂得如何利用媒体宣传。每在藩镇地区兴建一座桥梁或者开设一家工厂后,汪熙兴都要不辞辛劳前去参加剪彩和落成仪式,“复兴党”的报纸和电视台对此还要大肆宣扬一番。这种积少成多的宣传逐渐让藩镇地区的老百姓认为汪熙兴是一位治国能人。
随后几年里,汪熙兴的表现堪称伟大,他提出:“如果要取得胜利,就必须消灭低能关系户和躲藏在暗处的匪徒,我要将他们毫不留情的铲除!”
神朝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