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随着大明官府强势推广,紧跟着大明皇家银行在各地驿站开始运作,如今银元在大明南直隶的主要城市,已经是使用率最高的官定硬通货币,官定的兑换比是一元钱等于半两银子。
一边同宿舍的盛庸见状,笑道:“铁铉兄,你这般坐着作甚?”
“就算你再看一个时辰,这一个银钱也不会变成两个!”
太学中的学子,年岁不大一样,有的十余岁,有的十岁左右,还有的二十多岁。
而盛庸,铁铉,平安,吴杰这四人,因为年岁比较近,就住在了一起。
盛庸,自言北人,前元贵胄出身。
铁铉,邓州生员,粮长文书举荐出身。
平安,天子朱元璋义子平定之子,勋贵之后。
吴杰,安陆侯吴复之子,勋贵之后。
因为朱元璋命令大明皇家学院的勋贵学子,必须来太学上一年预科学习基础知识这件事,在阴差阳错之下,四个本来出身属性并不完全相同的少年住在了同舍。
四人年岁接近,又都有股武人习气,这其中盛庸的年岁稍长一两岁,常以大哥自居,铁铉为人正直坚毅,平安好谋果决,吴杰也是能文能武。
若是朱雄英知道的话,肯定要怀疑背后有人操纵
又或是感叹,天意弄人。
这四人皆为前世四叔朱棣靖难之役的官军名臣,而且都是在许多逃官降官之中脱颖而出者,其中两位差点打的朱棣放弃靖难一度想自杀,因为燕军的百战老营险些被打光
在本时空,他们四个还是怀揣着一腔报国梦的少年。
铁铉还是呆呆地盯着手中银钱。
他缓缓地吸入一口气,这银元上有朱元璋的头像,背后是大明银元,洪武十五年铸,一元的字样。
咬了咬嘴唇,铁铉恭敬地面北而拜,朗声道:“拜谢皇明天恩!”
盛庸一愣。
他走上前来拍了拍铁铉:“你没事吧?”
盛庸心说铁铉莫不是魔怔了,今日不过是太学第一次发月钱,按照朱元璋所制定的规则,每个太学生,一个月可以领取到一枚银元的月钱用作生活费,一元而已,又不多。
这银元,就在今日,被朱标亲自发到了他们手上。
一个月一元钱,这是何等概念?
盛庸自己并不太清楚,但是铁铉十分清楚,在现在这个时代,有很多普通家庭,一年的开销不过两千枚铜钱,这银元一元钱,若是省着花,甚至可以花大半年
铁铉出身寒门,家道中落。
其实他家家道中落,和大明崛起也有关,因他本为色目人后裔
可是这一刻,铁铉却心中没有一丝一毫的芥蒂,只有对大明完全的忠诚和感激!
在大明洪武年间,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英雄不问出处,且一视同仁!
无论你是色目人,蒙古人,还是番人,有才能者都可得到重要
一个充满了朝气和希望的大明。
复兴之责在吾辈,日月同明!
他嘴唇嗡动,收回身形后,将那银元贴身放在心口,眸中竟然隐约有泪花。
盛庸,平安,还有吴杰都是显贵之后,对一枚银元并无太多感觉,因此看的目瞪口呆
他们三人家中还有新出来的大明宝钞,新款的大明宝钞更硬,更长
五元,十元的都有,还有二十元和五十元,甚至还有一百元的大明宝钞,新出的大明宝钞上还有朱元璋的头像,稀奇古怪的风景,譬如什么李太白老家大唐旧碎叶城,北海这类的,他们已经见过不少,并不觉得一枚银元有多稀奇。
他们出身更好,不会因为一两银子奔波数月。
他们见过太子朱标许多次,也不会因为太子朱标亲自唱名,亲自将一块儿银元放入自己手中激动万分,更不会因为太子朱标勉励地拍了拍自己肩膀,而激动的几个时辰不敢动肩膀
但飘红旗处,皆唱大明歌啊
另外一处宿舍内。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