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雄与他的妹妹阮星,以及几个跟班,径直离去,薛蟠也要走,被宝钗打了个眼色拦住。
“妹妹?”
薛蟠不解道。
宝钗拧了拧眉,暗道这哥哥真是没救了,明摆着秦钟有大才,就与不与他结交,也别轻易站他的对立面啊!
可这种话,也没法和薛蟠说,只能寄期望于自家这个蠢哥哥,早点开窍。
“咦?”
这时,有仆役奉上了笔墨纸砚,宝钗侧头看秦钟书写,不禁轻咦一声。
秦钟的字,也是颜体,但是与阮雄相比,更显老道,并隐有柳骨风韵。
书法界,素有颜筋柳骨之说,秦钟的书法启蒙,正是颜体加柳体,正楷写好了,再写行书,这是他从小就开始练的字体。
一笔笔行书,如行云流水,又如波涛渐行,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宝钗忍不住道:“想不到秦公子除了吟诗,还写的一手好字呢。”
经宝钗这么一说,周围很多人纷纷以狐疑的目光看来,就刚刚短短那么一会儿,秦钟的老底差不多被揭开了,寒门薄宦出身,老父五十岁才有了他,家里也较为清贫,既没有财力请来名师,也不比科举世家有渊博的家学。
要说诗作的好,还可勉强推为天赋得了,可是写字总要一笔一画的练吧,如岳飞小时候那样,拿个树棍,在沙子里面练字几乎是不可能的,蘸水在硬地上练字,更是胡扯,要想练一手好字,就得花钱,买名家字贴、笔墨纸砚,还得大量买,以秦钟的家境,根本买不起。
而更重要的是,这小子从小就游手好闲啊,心思从来没放在读书上。
秦钟暗暗叫苦,尤其是三大院长的目光也投了过来,只得道:“薛姑娘要问我,我也说不清,自启蒙时起,字就是这样写,实在是没法细说。”
“哦?”
宝钗美眸微眯,明显不相信。
马佑忙道:“自古以来,就有人生而知之,字写的好,也不是什么稀奇之事,以秦兄的诗才,难道配不得这手好字?”
“倒也有几分道理!”
宝钗不置可否,饶有兴致的看着秦钟一笔一笔的写完。
秦钟被看的如芒刺在背,暗道,这姑娘不好糊弄啊!
好在张奇及时开口,问道:“诸位可还有佳品与我等共赏之?”
这真是开玩笑,珠玉在前,谁愿献丑?
“既然如此,此次文会到此为止,我等谨祝各位高中春闱,告辞!”
王知拙深深看了眼秦钟,大袖一挥,与张奇、赵三泰,带着一群人,缓缓下了高台,渐渐远去。
“秦兄大才,当真是不鸣则己,一鸣惊人,此诗必众口传唱!”
马佑呵呵笑着向秦钟拱手,秦钟的才情连他都妒忌,但妒忌属人之常情,他的本性不坏,并且是秦钟为他挽回了名声,很快就释然了。
秦钟回礼道:“不过一时兴起罢了,若是再来一首,怕是难登大雅之堂!”
杨士渊哈哈一笑:“作诗哪能如吃蚕豆那样,想来就来,秦兄谦虚啦,不过秦兄别看阮雄表面豁达,实则心眼极小,还须小心为妙,春闱之前,千万莫出差池。”
秦钟点头道:“杨兄说的是,这几日,我就不出门了,专心在家备考,走罢,我们也该回去了。”
说着,看了眼宝钗,略一点头,算是打了招呼,便与杨士渊和马佑离去。
……
三大院长回到临湖不远的宴宾楼,刚一进门,张奇就哈哈笑道:“守谦兄,这金陵地界,果真是卧虎藏龙,想不到一个寒门学子,竟能做出传世名篇,丙辰兄未去现场,着实可惜呐!”
一名面容清瘦的中年人,目光缓缓移开水镜,镜里,清晰的显现出了会场的情形,这正是上元县令夏守谦,是前明复社重要人物夏允彝之孙,夏完淳之子。
从红楼开始的剑仙之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