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地下城守护者》,它可是个难题。
解决问题首先要知己知彼,把游戏玩上一遍是必须的。
这款游戏在系统需求方面做得很友好,真心不吃电脑配置,就姜安那台老掉牙的电脑依旧可以跑得还算流畅。
玩法方面,这款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模拟经营游戏,实在是太好玩了。他可以将玩家们藏在心底的“罪恶感”,完美地在游戏中释放了出来。
在游戏里面,玩家是扮演一个恶魔,要对付各种“正义”的勇士,可以拷打你的敌人,还可以拷打你的手下。
姜安爽爽地玩到半夜,然后又开始愁了。
哎,确实麻烦,该怎么搞呢?
姜安的头大了。
反正这几天也没什么其他的事情,功夫便都下到《地下城守护者》的身上。
姜安把游戏的文本全部“提取”出来,然后逐字阅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游戏的内文也是如此。相信玩游戏的时候,很少有玩家能够把游戏内的文字全部仔细地阅读过。
《地下城守护者》的问题就在于玩家所扮演角色的立场。
玩家是不能扮演恶魔的。
这点不改掉,出版社是绝对不会通过的,也就不可能上市销售。
有人会问,如果一款游戏需要修改,能不能找游戏的开发公司来解决?游戏是他们开发的,修改一下应该很简单吧。
姜安可以告诉你,还真不是这样。
对于国外的游戏研发团队而言,当一款游戏已经完结时,研发团队一般会选择休假或者人员被打散后分配到其他的项目组,仅仅保留几个人负责解决BUG和多语言版本的技术支持。
这种情况下,稍微复杂的游戏修改是没有人员配合的。
没有人,一切都是空谈。
还有就是,国内的游戏市场相对很小,代理公司能够支付给开发公司的代理费用非常有限,开发公司根本就不会考虑为华国市场做出任何配合性的修改,因为收入和投入不成比例。
赔钱的事情,很少有人做。
在姜安的前世,曾经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款游戏需要修改一个设定,当去和开发团队沟通的时候,对方的负责人说:
“你们支付的代理费,都不足以支付我这边一位核心开发人员的薪水,我们根本不可能给你修改。至于为什么这么少的钱还授权在华国市场做,仅仅是为了在对外宣传的时候,多一个语言版本和用户市场,反正这又不费什么力气。”
这就是市场的残酷。
姜安很清楚随着华国市场的逐渐壮大,很多国外的研发公司在后来都会低头配合修改,但是现在还不行。
Steam上越来越多的中文版游戏,正是这个问题最好的证明。
只是在当下,吾辈还要努力!
……
最近这段时间,姜安忙得不可开交。
随着产品发布会上答记者问话题的蔓延,姜安这个名字的传播效果逐渐显现。
《电脑周报》的编辑甚至主动联系他,目的是要约稿。希望他能够写一篇针对游戏行业高屋建瓴的文章。
至于文章主题,最好是写游戏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编辑特别提醒姜安注意,约稿也不一定能够保证刊登,让他有个心里准备。
《电脑周报》是华国信息产业的第一大报,刊登的文章常被主流大牌官媒转载,在业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既然对方要求高屋建瓴,那姜安就不客气了,提笔就写了一篇题目为《游戏改变未来》的文章。
在文章中,姜安首次提出了“游戏化”的概念,并从游戏目标、游戏规则,反馈系统、以及自愿参与这四个角度,提出游戏化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足以改变人类未来的世界。
当《电脑周报》的主编老周收到编辑提交上来的文稿后,一字未改,就安排上了本周的头版。
五星好评,了解一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