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大喜啊!”
朱常洛坐在椅子上,看着赵士桢慌慌张张地从外面跑来。
心中一跳,不会是有皇孙了吧?
在看着赵士桢手中提着的火枪。
不像……
赵士桢的理解能力很强,在看到朱常洛总结出来的洗煤、炼焦之法之后,很快就进行了尝试制作。
三天过后,赵士桢满脸震惊地看着手中的枪管。
遵化产铁手炼制的枪管,居然真的没有在一次次火药发射中炸膛。
于是忙前来朱常洛面前报喜。
朱常洛废了好大力气,才明白“喜”是炼焦技术的成功,心下好笑。
一杆火枪又算什么,若不是工业基础太差了,我手搓飞机,带你们上天。
“太子殿下,此法铸造的枪管甚至比闽铁铸造的还要可靠些。
此地煤炭和铁都十分丰富,时间充足,造多少火枪都不是问题。”
赵士桢信心满满。
“你准备让手下匠人如何制作?”朱常洛问道。
“便是令每一个工匠,带着徒弟、帮工制作啊。”赵士桢挠了挠头,不明白朱常洛向表达什么。
“炼制火枪需要几个步骤?”朱常洛又问道。
“制作枪管、枪身,再制作引线。”赵士桢答道。
“都是一个人完成?”
“自然是一个人完成。”赵士桢摇头,心中疑惑,难道还能两个人完成不成?
“若是令一批人专做枪管、一批人专做枪身。
每个人只负责一个部分,他们便会越来越熟练,用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短。
如此这般,可以吗?”朱常洛问道。
这是标准的流水线程序,虽然在这个时代,没有办法制作出真正的流水线。
但若是流水线思维到了,真正的流水线总会被发明出来。
“万万不可。”赵士桢脑袋摇的好似拨浪鼓,
“太子殿下不知,制枪管和枪身的时间不同,
若一个工匠一日能做出三个枪身,但一个工匠只能制作出两个枪管。
这岂不是乱套了吗?”
朱常洛挥了挥手中的书,言道:
“这也是那个炼焦前辈在书中记载的,
他说若是有精通算术之士,总览统合,分配每个部分的人员,
便可以保证不会乱套。
你可以去找利先生徒弟帮忙。
若是不成,便再想办法。”
利先生就是利玛窦,在出京之前,朱常洛曾让利玛窦带了五十余名精通算术等的徒弟。
虽然赵士桢仍是认为朱常洛的点子是异想天开,但朱常洛的语气都低到这个份上了,容不得赵士桢拒绝。
赵士桢只好答应试试,若是不成,还是改用原来的方法。
“太子殿下,除了鲁密铳之外,我还研制了很多火器,比如这个迅雷铳。”
赵士桢从怀中掏出了一本册子,这是他近些年潜心研制的结果。
虽是上供了皇帝,但却没有被大量制作,赵士桢感到非常遗憾。
比如迅雷铳,一铳便是可以发射五次,火力迅猛。
若是能够大量列装这种新型火铳,便是能够大大地提升战斗力。
赵士桢是这么想的,在体验过工程师之前的朱常洛也是这么想的。
但现在,朱常洛却是知道,赵士桢这种是走错了路。
武器的研发精髓在于简单,而不是复杂。
因为可靠性是武器威力发挥的根本保障,武器设计的纷繁复杂,只是在战场上徒增故障。
比如这个迅雷铳,看上去转轮机械设计的很美好,但没有精密自动化机械控制,单凭手工操作,对准枪管便是一件难事。
更别说现在火铳主要的部分就是枪管,既然制造了一个五管的迅雷铳,为什么不制造五个普通的火铳呢?
朱常洛:我真的不想当太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