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将和指挥除非是他自己,或者皇帝亲自上阵才行,而且还不能瞎指挥。
但这明显就是在扯淡。
霍去病只稍微思索了一下,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他头脑中的记忆清晰的告诉他,这个方法行不通。
不是方法不行,而是人不行。
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在他还没重生之前,周遇吉早就已经尝试过这种做法了。
【周遇吉的尝试】
作为一个少年成名的将军,能一步一步做到大明左都督的职位,周遇吉也绝不是浪得虚名。
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很有抱负的将领,身上的功名也都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因此从这群鞑子入侵明境,纵深千里即将到达山东的边界时,周遇吉就在谋划着应对策略。
跟霍去病的想法一样,他也准备给这群鞑子一点儿颜色看看,或者说通俗点,就是也想给他们包一顿饺子,让他们有来无回。
包饺子这种事,周遇吉很擅长,毕竟在之前参与剿匪时,他就曾联合过其他将领给反贼张献忠包过饺子,经过品尝,味道很不错。
这次他准备给鞑子们再包一次。
毕竟孤军深入明境,四周又都是明军卫所,怎么看都是适合包饺子的最佳案例。
因此,计划制定的很顺利。
只不过在和面的时候,遇到了一点儿问题。
众所周知,鞑子犯境这种事,按照惯例,当然要先上报给领导知道,而当时的领导是崇祯皇帝。
周遇吉上奏折给崇祯皇帝,希望朝廷能派点兵马,然后再协调一下河北和山西的守将一起来和面,参与包饺子,如果顺便能再带点醋过来就更好了。
这个要求,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有点不太现实。
毕竟崇祯皇帝当时一心在忙着剿灭李自成这个反贼,所有的兵力和部署也都扑在了剿匪这个项目上,对于这群在他看来只是想来抢点东西的鞑子来说,他是丝毫也顾不上。
毕竟鞑子们家在关外,过来也只不过是想来抢点东西的,抢完也就跑了,可李自成这个反贼却是扎根国内,弄不好就是要夺他皇位的,这个可马虎不得。
一个贪图浮财,一个败坏根基。
这个崇祯皇帝还是分的很清的。
因此崇祯皇帝在收到了奏折之后,虽然内心里对这件事是早就心知肚明,也早就做好了决策,但是既然收到了奏折,也不能回复说我不管。
于是崇祯皇帝一边表示高度重视,一边马上就作出了回复。
回复中表示,你的请求朕知道了,朕已经叮嘱地方上相关部门做出了相应的部署,你请求调兵这件事朕也知道了,但是现在其他地方上也正吃紧,暂时没有可调的兵,国库也很紧张,暂时没有醋,但是你为国效力的心情我很感动,朕心甚慰,加油。
总结起来就是—
好了,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你的请求我也知道了,但是要兵,那是没有的。
要钱嘛,也没有。
不过我很看好你哦,加油,奥利给!
看似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收到一通废话的周遇吉有点失望,他虽然没想明白皇帝为啥不作为,但是十几年来的经历,也让他很快也就平复了心情,毕竟皇帝虽然没派兵,也没给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但是起码也没反对。
没反对,那就说明这事还有操作的空间。
不派兵,那就自己想办法。
不给钱,也行。
只要皇帝老子不临时捣乱,那就是最大的帮忙。
他马上写信给河北总兵,告知了他的计划,希望他能在自己发动攻击的时候,派兵切断这群鞑子的退路,确保这顿饺子能够做熟,一击而成。
河北总兵回复的也很快,这尊瘟神刚从我们这抢了东西走,如今已到了你们境内,皇帝大人说过,没有调令不得擅自出兵,你们还是自己想办法。
意思很明显,各人自扫门前雪。
霍去病:重生明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