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毅大步流星,拐过一个街角,前面忽然出现一排店铺。
只不过大部分都处于关门歇业的状态。
唯有一家糕点铺,依旧开着门。
苏毅眼睛一亮,快速踏入这家店铺。
店铺里的陈设非常简单,只有一排排的架子,上面摆着五六样糕点。
“店家,有没有九黄饼和鱼糕?”
苏毅敲着门,大声问道。
“这是江陵城的特产,当然有!客官,你要多少?”一个老者闻声从后堂走了出来。
“各给我来一包。”
“好勒。”
话落,老者从架子上取下两盘糕点。
其中一盘糕点呈椭圆形,夹油起酥,一副金灿灿的模样,看起来非常酥脆可口。
苏毅猜测,看卖相,这一定是九黄饼。
九黄饼是江陵的传统名点之一,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当时人们在农历九月九重阳节这天登高,会携带九黄饼作为干粮。
九黄饼这一名称的含义就是“九月菊黄”。
李白游江陵龙山时,还曾留下“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这样的名句。
另一盘糕点呈长条状,黄边白面,两面沾芝麻,质感有如糯米一般。
这个,一定是鱼糕了。
相传,荆州鱼糕为舜帝妃子女英所创,在荆楚一带广为流传。
春秋战国时期,鱼糕就是楚国宫廷里的头道菜。
一直到清朝,它仍是一道宫廷菜。
据说,乾隆皇帝尝过荆州鱼糕后,不禁脱口而咏:食鱼不见鱼,可人百合糕。
再到后来,荆州鱼糕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饮食习惯,而积淀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
刘备还真挺会享受的,喜欢吃的东西都这么有来头,苏毅不禁想道。
在苏毅思绪的功夫,老者已将两个盘子中的糕点分别夹起五块,各装入一个袋中打包起来,伸出手递给苏毅。
“店家,多少钱?”
苏毅面带笑意,伸出手接过两包糕点。
“二十钱。”
老者笑吟吟地答道。
苏毅点点头,正准备掏钱。
然而,全身上下找了半天,硬是没找到一枚钱币。
霎时,苏毅的表情变得有些复杂。
完了!
那么多钱都充值进系统里。
现在,身上一点钱都没有了。
见苏毅愣在原地,老者面色疑惑,抬头看去,忽然,他颤巍巍地说道:“你可是前两日发粮的那位苏怀恒。”
“店家,你认得我?”苏毅诧异道。
“那夜,我领了整整两袋粮食。”说起这来,老者显得非常开心,“你是好官啊,自古以来,都是当官的向老百姓手里夺粮食,你是第一位给老百姓发粮的好官,这两包糕点,就当我的一点小小敬意,还请不要嫌弃。”
“为民谋福祉,这是我应该做的。”
苏毅摆摆手,笑着说道。
与此同时,苏毅心中暗道,这个老人家没有跟自己要钱,否则,还真是有些尴尬!
“你是个好官呐!我啊,打心眼里感谢你!”
说着,这个老者膝盖一弯,就要下跪磕头。
苏毅连忙抄起大步,提着糕点跑出店铺。
让一个老人对着自己下跪,身为一个现代人,实在是不习惯。
苏毅长呼了一口气,飞速朝州衙的方向跑去。
本来还想问一下这个老人家,为什么不跟着韩嵩的船队一起离开江陵,前往江夏。
但苏毅转念一想,江陵不是新野。
作为一个大城,江陵人口众多,如果全跟着一同走,那可就太混乱了,船只根本承载不下。
另外,在刘表多年的治理下,这些百姓原本的生活也还凑合,大部分人还是能吃上一口饭,不至于饿死。
我在三国能网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