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岂一眼看穿了侄女的心思,假借此事,目的有二,其一、可昭示与萧钦之的关系,其二、结束靡靡不断的“清谈拒婚”,便问道:“接下来,你欲何为?”
“王氏二郎不抵一郎!”谢道韫平静说道。
“不可!”谢安肃容,虽是对郗夫人挑拨之举生怒,但还不至于践踏王氏,但见谢道韫心意已决,不容更改,故言道:“你既是为他好,理应知道,若他进司徒府,于王氏在建康而言,哪还有他立足之余地?”
“王彪之即将离任,赴会稽,司马昱忌惮桓温之势,数年内不得归建康,余者琅琊王氏子弟,皆未入中枢,庾氏不得势,尽是腹内莽莽之才,我谢氏若是作壁上观,琅琊王氏不见得胜过京口刁氏,另有吴人对其青睐有加,据传无锡顾氏欲嫁女于他,司徒府不见得就没他立足之地。叔父,你觉得吴人欲修晋陵关系,下嫁顾氏女于萧氏,刁氏可会居中拒绝?”谢道韫据理力争道。
“不会!”谢安肯定道,又问:“你如何得知?”
“他受顾恺之蒙骗,为其画作题诗一首,流传江左,再传顾氏欲嫁女晋陵,才名风仪,晋陵以他为最,不是他还能是谁?”谢道韫笑道。
“何以见得?顾氏门第高出萧氏数筹不止,即便嫁女,应是刁氏。”谢安抚髯道。
“刁氏后继乏力,无大才出,京口亦远离吴郡,步庾氏后尘而已,而萧氏毗邻吴人,初具势头,另顾氏下嫁,萧氏日后需依附顾氏,亦可剪出晋陵羽翼,所以下嫁萧氏,乃最佳之选。”谢道韫淡然道。
“你如何看待吴人?”谢安忽问道。
“贼心不死,死而不僵,晋陵、会稽不失,吴人不足惧。”谢道韫一针见血道。
“晋陵呢?”谢安又问道。
“晋陵无兵为上,庾氏不堪重负,郗氏力不从心,需早做打算,故徐州刺史荀羡病重,叔父以为,扬州刺史郗昙调任徐州刺史,王述以扬州督军兼刺史,以提前避利害否?”谢道韫分析道。
“正有此意!”谢安叹道:“令姜,叔父恨你不为男儿!”
“家有数弟,皆一时人杰,叔父可统筹规划。”
“尚缺稳重,还需好生历练。”谢安毫不掩饰对谢道韫的喜爱,接过侄女递来的茶水,退一步道:“我去与逸少言及一二,替他正名即可,也无需做过激之举。”
“郗夫人入我谢氏后庭,戳攒我母,我若不予以教训,何以震慑宵小?”谢道韫凝面,执拗道,一点也不让。
谢道韫假使真出手了,郗夫人哪里还敢让她过王氏门,谢安以为谢道韫的目的便是在于此,殊不知,谢道韫的目的,远远不止于此,而是要杀一儆百,一扫前路阻碍,绝了所有世家大族要对她的心思。
同时,也是对谢安的逼迫,若要她放过郗夫人,要么承认她与萧钦之的事,要么去王氏,退了王氏娶她的意图。
谢道韫占据了大义,对郗夫人出手,无可厚非,故谢安一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目光复杂的看着自己最疼爱的侄女,为了一个小子,与自己勾心斗角,刹时,有一种心酸的感觉。
“不日,司徒府招他,与庾苒对谈,你以为如何?”谢安问道。
“因何事,让他与庾苒对谈?”谢道韫疑惑。
谢安将今日在听雨轩的事说了一遍,惹得谢道韫嗔道:“叔父,你们若是要教训庾氏,让王文度打他一顿即可,他初来建康,不谙世事,何以卷他进来,招庾氏事后报复。”
不知道的,还以为王坦之好心,助萧钦之扬名,殊不知,这是王坦之的借刀计,以谢道韫的智慧,一眼看破,又道:“叔父若是考教他,找他进府便可,他岂有不来之理?”
“我若特意招他来,岂不是如你愿了。”谢安宠溺的看着侄女,大笑道:“一计接一计,你叔父我,还没昏庸到这个地步。”
见被识破,谢道韫也不恼,眉梢一扬,莞尔一笑,奉承道:“叔父英明。”
“行了,郗夫人之事,到此作罢,我来处理,让逸少替他正名。”
“叔父替他正名,亦可。”
东晋之寒门崛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