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泰来反问道:“你说的这个春秋大义,我看到王字,只能算参悟了一半?”
顾宪成便答道:“当然如此,有何疑惑?”
主要是林泰来的解读太好了,想黑都黑不掉,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说是“一半”。
林泰来驳斥说:“若以为由臣及君,再由君及天命为春秋大义,那么我看到了王字只能算一半。
可是你开始也只看到了天字,同样只是一半,为何你又觉得自己赢了?”
如果说心里话,顾宪成根本不想承认林泰来那一半,
但还是那句话,他没有足够实力公开黑掉林泰来的见解,连武力驱逐都做不到!
顾宪成指着台下的士子们,仿佛求证明一样说:
“但全局之见解,却是我先想到的,也得到了诸君的认可。”
林泰来又问道:“所以你认为王和天加起来,才是完整的体现春秋全局?”
顾宪成得意的答道:“正是如此,也是我率先悟到的。”
林泰来皱着眉头苦思,不知又想到了什么。
李三才唯恐再出幺蛾子,主动上前替顾宪成分担压力。
“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早了就是早了!不然礼数中为何要以早晚分前后辈?”
林泰来叹口气,重新开口道:“可在下在功名方面,目前只是一个武生员而已。
顾先生在辩经上面与一名武生员分高低、争早晚,又有什么意义?”
顾宪成:“.”
恍恍惚惚,不知为何就感到,自己刚才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解经,似乎都是白费了。
他真是吃饱撑着,才会和一名武生公开辩经!
月台上的清流人物,集体陷入了沉默,思考起几个哲学问题: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
趁着没有人抢话,林泰来提着扫帚,一个大踏步,直接蹿到了顾宪成的身边,与他并列而立。
然后林泰来举着扫帚,对着月台下挥了挥,似乎很激动的说:
“今日在下与顾君辩论春秋,不想我看到王,他看到天,各得一半心得。
但组合起来便无可辩驳,就是由臣及君的全局大义!
真是想不到,在下居然可以与名闻遐迩的学者泾阳先生并列,共同概括出了春秋大义的新解!
每每想到顾先生以后讲《春秋》时,就会提到在下解读出来的一半大义,在下这心里就与有荣焉!”
大明话事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