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身为宿将老臣,久镇边境,本是伐蜀统帅的第一人选,却意外沦为一路偏师,承担着围剿沓中姜维这最艰巨的任务,然后眼睁睁看着年轻小辈钟会统帅大军攻下防守薄弱的汉中,轻而易举地摘了桃子。
诸葛绪曾经是邓艾的属下,他了解邓艾的脾性,这员居功自傲的老将必不满意朝廷的制衡。
而事实也恰恰如此,作为西路军的统帅,邓艾私下修信给诸葛绪,借着老上司的身份叙旧,字里行间都在暗示自己对钟会小儿的不屑和对伐蜀方略安排的不看好,想要试探诸葛绪的真实态度。
诸葛绪暂时没有回信。
邓艾功高跋扈,钟会恃宠骄横,夹在中间的诸葛绪如履薄冰,他是一步三思,但求无过。
所以早在第一日凭借侦骑优势探知姜维军可疑动向后,诸葛绪权衡利弊,选择迅速撤出桥头,回救后方的大军粮草,自保为上。
毕竟,这才是最稳妥的选择嘛。
如今大军追赶不及,姜维军已抢先通过阴平桥头,自保为上的诸葛绪哪里会深入敌境追击,冒险去啃姜维军这块硬骨头,他已经决定要率军镇守武都、阴平二郡,攻打武都境内还在坚守的残存围戍,巩固“收复二郡”这桩唾手可得的功劳。
···
“多亏了诸葛绪的成全。”
跟在姜维身边的姜绍想道。
因为成功调虎离山、飞夺桥头,率军撤离阴平的大将军心情看起来好了不少,对待姜绍这个假子的态度也有了变化。
撤离桥头后,他让姜绍部跟随中军行动,与蜀汉右车骑将军廖化见面还特意带上姜绍。
这是要再度重用姜绍的征兆。
至于之前在沓中写《御敌策》的种种不快,姜维不再提起,姜绍自然也当作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件事情。
难道你还指望领导主动承认错误?
重获信重的姜绍当然不会沾沾自喜,桥头一战完全是得益姜维的机变和诸葛绪的成全,他不过是侥幸地获知魏军后方粮草情报,然后因人成事,飞夺了桥头敌营。
若换作邓艾军守阴平桥头,只怕他早就识破了姜维调虎离山的打算,后面哪还有姜绍这类小角色立功的机会。
而姜维也很满意姜绍这种谦逊的态度,胜不骄、败不馁,是一名统帅必须具备的修养。
就像他一样,沓中丢失、汉中失守,强川口一战伤亡惨重,但他依然能够百折不挠,这才有了飞夺阴平桥头,顺利与廖化军会师的神来之笔。
廖化的军队不足万人,是奉命赶来阴平协助沓中的姜维军。
但因为成都朝廷的反应迟钝,连带着拖累了三军,等到廖化率军抵达时,在武都、阴平二郡所向披靡的诸葛绪的魏军已经抢先一步,提前控制了阴平桥头。
廖化眼见敌强我弱,不敢贸然强攻,只好后撤驻扎在阴平郡的边境。
如今姜维率军逼退诸葛绪,成功通过阴平桥头,廖化探知情况后当即率军赶来与姜维会合,及时为尽弃辎重的姜维大军提供了紧缺的粮草。
同时,自紧急撤离沓中后就失去汉中军情的姜维也从廖化处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关城失守了!
蜀汉时期因为收取武都、阴平二郡,修筑了汉、乐两座坚城,与汉城邻近、用来防御武都方向敌人的阳平关防御地位下降,而扼守从汉中到蜀地主要通道金牛道的阳安关(又名关城)重要性则迅速上升,这座关隘的得失已经关系到蜀中的安危。
“关城易守难攻,傅佥的兵卒是干什么吃的,还有董龚袭和张伯恭的兵马呢?”
姜维脸色难看,接连发出了质问。
按照他之前在沓中获知的军情,魏将钟会率领的兵马连汉、乐二城都没有攻下,怎么突然就攻破了傅佥镇守的阳安关,而张翼、董厥他们两人率领的兵马是赶往阳安关增援汉中的,难道就坐视阳安关这座关隘陷落?
三国雄儿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