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道:“张绣乃是武威人,其本为凉州豪族。边章、韩遂在凉州作乱时,金城的麹胜趁了祖厉长刘隽不备,将其袭杀。张绣当时是县中小吏,为了给刘隽报仇,张绣在不久之后找机会刺杀了麹胜。郡中的人为张绣少年意气所感,张绣趁机招募兵士,成为一方豪杰。”
“之后初平三年192年,王允、吕布杀了董卓,李傕、郭汜请降不能,遂用贾诩之计,以为董卓报仇为名攻打长安,张绣跟着其叔张济共二贼合兵。”
说到这,李哲脸上露出痛恨无奈的神色,哀叹道:“乱臣贼子,无视朝纲,逼凌天子,反而因功升至建忠将军,封宣威侯。”
“建安元年196年,张济因为军中缺粮,便从关中引兵去攻刘表,在攻打穰城时,中箭而死。然后,张绣接管了张济的军队,收拢兵马退出穰城。荆州一众官员因为此事向刘表祝贺,刘表却道,张济是因为无以为继所以来到荆州,可却身中流失而死,这并不是作为荆州牧的我的本意,所以我只接受诸位的吊唁而不能接受诸位的祝贺。”
“之后刘表派人招降了张绣,让他在皖城屯兵。”
伏寿皱了皱眉,道:“张绣屯皖城,为何父亲是往穰城去?”
李哲道:“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南征,在淯水接受了张绣的投降后,纳了张济的遗霜邹夫人,张绣于是又反,杀了曹操长子曹昂,大将典韦,侄子曹安民,又引兵去追曹操,结果被曹操设伏大败,因此不敢再屯于皖城,退守穰城。”
伏寿道:“仇恨如此之深,父亲此去岂不凶多吉少?”
李哲道:“皇后安心,张绣毕竟尚仰刘表鼻息,以中散大夫之尊,张绣必当知会刘表,然会处置,有皇后在,刘表无论如何不敢行杀戮之事。”
顿了顿,李哲补充道:“以臣想,中散大夫也是想到此节,所以才主动请缨往穰城宣旨。”
伏寿点头,道:“如此本宫便放心多了。”
三国之献帝兴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