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皮公子的题目,用白话来说就是,张昌拣棉花九斤十二两,李德拣棉花五斤四两,共同雇了王孀来帮忙细弹、纺线、织布。现在一共织成布匹一百八十尺长,问怎样分配布匹才合适。需要指出的是,古代的一斤十六两,所以出现了十二两,这也是成语“半斤八两”的由来。
这种题目,古人受制于算法,实在是难题中的难题,但对现代人来说,不过是列个一元一次方程式就能轻易解决的事情。
金印紧张地看着郑垄,他明白,这是“外班”用尽各种办法来找场子呢!
郑垄默算片刻,抬头道:“张昌应得布七十尺零二寸,李德应得布三十七尺零八寸,对不对?”
貂皮公子睁大了眼睛,几乎不可置信。看到他的表情,一众监生猜也猜出郑垄答对了,都轰然叫好。
貂皮公子身后,另一个小胡子上前一步,说道:“我来问你,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也日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何日相逢?”
这道题可不简单,意思是有一堵墙厚五尺,两只老鼠从墙的两端相对打洞穿墙,大老鼠第一天进一尺,以后每天加倍;小老鼠第一天也进一尺,以后每天减半,问多久后两鼠相遇?
这类问题,说白了就是一个变速运动的相遇问题,但古人的数学方法有限,并没有现在的代数函数这种工具。在当时,这类问题已经是算学中最难的问题之一。
面对这样的难题,郑垄还是很小心的,他在心中用代数函数法默算了一会,又翻过来验算一番后,开口说道:“这也不难,两鼠相遇,需要两日一个时辰三刻许。”
小胡子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
“哦,原来号称‘银算盘’的苏教谕也考不住郑家公子呀,厉害!”有监生认出了小胡子。
小胡子身后,又一人站了出来……郭玄瑛大叫:“好不要脸,一群人针对一人。”
众监生大哗,纷纷叫道:“唉嘿,好欺负人,怎么只有他们出题的份,这也太不公平了!”、“郑家公子,反击!”……
郑垄笑着用双手向下虚按了按,喧哗声慢慢低下来。他向着四周团团一揖,笑道:“我大明首重诚信,我最在意的是,跑步夺魁者那颗夜明珠奖品在哪里?还有,吴公子,请拿一千一百两银子来。”
众监生大笑:“对对对,真金白银才是重点。”
说起来,吴天宝等人想尽办法请来众监生,本就是借刀造势,没想到如今却弄得适得其反,反倒是自己一众人下不来台了。
天下第二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