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说得在理。”刘三就不在乎这些,说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而且这些游牧民族,只要大战一起,上马就是战士。”
吴安也在一旁点了点头,道:“末将回去后就立马安排。”
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自然知道战场之上无所不用其极。
而且,仁慈之心,在哪里都行,但唯独别在战场上抱有这个心思。
尉迟宝林则是没多言,他还是有些少年心性,虽说他也二十多岁了,但终究没有真正的上过战场,还是欠缺了一些经验。
“对了殿下。”吴安又说道,“吐谷浑那边传来消息,慕容伏允在秘密集结大军,应该是要有所动作了。”
听到这个,李承乾不意外,真的不意外。
慕容伏允肯定是获悉了程咬金他们被调走了,这是逮到了机会了,所以才有此反应。
这也说明了慕容伏允的确有挥兵南下的想法,不过这一点儿也真不难猜,毕竟收复失地一定是每个帝王都想做的事情。
“不着急。”李承乾说道,“慕容伏允肯定还在等消息,没有一个确切的消息,慕容伏允不敢贸然南下的。
不过,他既然开始集结大军了,也就是说,他肯定是知道了些什么,若非如此,他不应该这么早就做准备才是!”
说到这里,李承乾也有些不解,慕容伏允到底是知道了什么?
“大唐最近有什么消息没?”李承乾问道。
吴安说道:“大唐那边倒是没什么消息,不过倒是听说大唐最近在向北边动兵,而且,听说陛下将不少猛将都调回了长安,还有不少猛将都已经调到了北方,比如……”
大唐的消息,他确实掌握得不多,也就明面上的一些消息。
毕竟大明的密谍司组建起来也不过是半年多的时间,真没那么大的能力。
而在大唐,大家伙虽然都知道李二是想对吐谷浑动兵,但却没一个人将这个消息透露给李承乾。
哪怕他们很多人都有儿子在日月山,他们依然如此。
这其实也正常,之前魏征对孔颖达说,李二想看看大家的成色。
可不单单是看看房遗爱他们这一辈人,同样有看看他们父辈这一代人的成色。
李二还没死呢!
这个时候,谁敢在李二和李承乾之间做选择?
小辈无所谓,老一辈的,谁敢做选择,谁死!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知道李二的意图,但没一个人知会李承乾的原因。
不能说,不能为了一个儿子,而搭上整个家族的身家性命,这一点儿,他们都清楚。
北方?
李承乾一听这话,就说道:“将堪舆图拿来。”
刘三闻言,立马将挂在墙上的堪舆图取了下来。
几人围着堪舆图就是一番指指点点。
李承乾看了两眼,捏了捏下巴,又想了想李二曾经的过往,最终将手指定在了高句丽的位置,说道:“明白了,大唐这是要对高句丽动兵了!”
在分析了李二最近的布局后,李承乾结合自己了解的一些史实在配合上当下的情况,立马就做出了精准的判断。
毕竟李二就是一个闲不住的家伙,他在位二十多年,可没少打仗。
“大唐要对高句丽动兵?”尉迟敬德一手拿着堪舆图,一边疑惑地问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定然如此,你们看看大唐的布局,这都是在防备薛延陀的同时,更有余力的东进。
而且,慕容伏允那老匹夫肯定也收到了消息,到现在,本王总算弄明白这老匹夫在等什么消息了,他在等大唐出兵高句丽的消息。
只要大唐和高句丽一开战,这老匹夫便准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南下,收复赤水源。
这老匹夫,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可他是怎么知道大唐要对高句丽出兵的?这消息我们都没收到。”吴安也有些不解。
贞观无太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