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武林之中最受人尊崇的便是江湖八大门派掌门,而这八大门派掌门之中,资历最深又最受敬仰的便是南潇蔷薇海掌门楚风月。
南博孝听箫媛说是自楚风月那得知三易古卷之事后,叹道:“当今江湖之中,怕是除了南潇蔷薇海的楚风月与庭北黄鹤山庄庄主‘武林第一聪明人’公孙瑜亮之外,再无几人了解三易古卷之事了!”
公孙瑜亮。
世间从未有第二人见过的兵器谱中唯一一件暗器明珠泪就在公孙瑜亮手中。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明珠泪之名便是取自《锦瑟》一诗,意在警示江湖中人世间太平如何难能可贵。
荆宇想起两年前张汐云便曾建议自己与箫媛去黄鹤山庄找公孙瑜亮询问黑衣人之事,也是在霍云枫死后江湖群龙无首,四盟无人愿留太平令,因而张汐云曾带自己去过黄鹤山庄。
公孙瑜亮极少初入江湖却对江湖事了如指掌,这也的确是江湖中一件众人皆知的奇闻怪谈。
荆宇不知三易古卷究竟为何物,唐啸也不知,二人见箫媛与南博孝聊得甚欢而自己插不上话。荆宇耐不住性子问道:“三易古卷究竟为何物?若是说袖里乾坤、三圣心法与风华绝代都受其影响,必定是武学至尊,怎会失传?”
南博孝道:“我也是花了不少精力才知三易古卷。三易古卷源自三易,所谓易有三易,一谓易,静之意,此乃天地自然之道之初;二谓变易,动之意,此乃天地万物不断相生变化之道,道生一二三便是此理;三谓不易,动静之间,变化之中,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易更三世,一乃伏羲《连山易》,谓山出之云连绵不绝;二乃黄帝《归藏易》,谓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三乃文王《周易》,谓天人之际。三易古卷便是古人领悟上述这三易之书后所得的武学至尊。”
此一席话罢,其他三人皆听得云里雾里,南博孝见三人不知所云,于是又道:“其实此三易之理与彼三易之理大体相似,伏羲、黄帝及文王三易已将天地之理尽数包含其中,而三易古卷则囊括了人练武修身养性之哲理,即便未能影响到恨苍暮,但其中所述也与恨苍暮相通。”
荆宇道:“都说天武巅与太极门的道法乃武林正宗,也与这些有关?”
南博孝道:“太极之道仅是易书之皮毛,伏羲八卦六十四变为初,深不可测。”
唐啸虽读书不少,但对这些玄妙之物甚是不以为然,插话道:“太极卦象不就是算命占卜之物,有何深不可测?”
南博孝道:“传说伏羲八卦本乃十六卦,殷商时期因其可逆天改命泄露天机而被天上神明抹去八卦,便只剩下八卦。如今八卦乃后天周文王所创八卦,而非伏羲八卦。千百年来多少人都参不透文王八卦,更不用提早已失传的伏羲八卦。先秦诸子百家即便百花齐放,孔孟老庄墨等诸人谁敢说自己未曾受三易影响?”
“武林之中三易古卷乃万武之宗,我在南潇蔷薇海万经阁中查找相关文献才知三易古卷也分《连山谱》、《归藏谱》与《周易谱》三部,先辈作《连山谱》时将此书分为明、暗两卷,明卷又分三部,荆少侠手中《禅》字书便是其中一部。
南博孝原本对此也无太大兴趣,只是因调查此事而渐渐被其玄妙深深迷住不能自拔,说到兴奋之处已是唾沫横飞。
箫媛听到此处,从荆宇手中借过《禅》字书翻看起来,也觉其中语言非当代所书,字句简练且内涵极深,似曾相识却又从未见过,只觉得其中字句往往三五个字便可叫人解释出三五十字甚至更多内容来。
苍翠星辰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