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手中的大刀握的很稳,腰身一扭,隔开刺刀的挑杀,紧接着刀势往外延伸,拉开距离,按刀而行。竟然以刀背对着敌人,刀锋却对着自己,布满血迹的大刀片子几乎贴近了他的左腿。
两个日本步兵不知道李青这一招的厉害,只是闷头前冲,朝着李青的肋下突刺了过来,然而李青的步伐却丝毫未动,手中大刀如力挽狂澜一般暴起上扬,呛啷一声,沉重的刀背磕开日本步兵手中的刺刀,与此同时,大刀的刀锋已经就位!只见李青将刀锋从右到左拉出一条大弧,那足足有180度杀伤半径让李青胸中的杀意攀升到了巅峰。
顺风势成扫秋叶,跨步挑撩似雷奔。
一刀,便是两颗人头。
破开日军的刺刀阵势后,李青便抽身飞退,就算他一身业艺早已磨练的炉火纯青,也没有办法在战场上做那“万人敌”。
战场之上,最可靠的不是自己,而是甘愿将后背交给你的战友和袍泽。
就在李青退出战圈时,大刀队的两个战士已经冲了上来,为李青挡下四把刺刀的突击。
“身手可以啊李二炮,干完了小日本,回去请你喝酒。”
“没想到你小子平常呆头鹅一个,砍起人来一点不含糊啊。”
李青洒然一笑,默默的观察着战圈的变化,然后找到一个薄弱点切了进去,而之前帮他挡下刺刀的战友,有一位却已经被从后背袭来的刺刀捅穿。
战争,从来都是如此残酷。
那些后世的抗日神剧将先辈们的浴血奋战诋毁的体无完肤,什么手撕鬼子的剧情都敢往上放,搞得杀敌就像旅游一样。
而事实却是,即便是著名的“平型关大捷”,115师倾尽全师的兵力,在弹药充足、地形极为有利的情况下,向毫无防备的日军发起攻击,以正规野战军对付二流的辎重部队不过是打了个平手,伤亡比例是1:1。
所以后世史家大多数认为,全面战争打响过后,我们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处于劣势和弱势地位的。
就算是威名赫赫的大刀队,也并不像民间传说的那么无敌,因为日本陆军同样擅长白刃战,单兵训练中以刺杀训练为重。更是有《步兵操典》规定:进行白刃战的时候要退出枪膛里的子弹,据说他们认为在拼刺刀的时候开枪有损武士道荣誉,可见其气焰之张狂!
所以李云龙有一句话,李青相当的喜欢。
武士道?老子打的就是武士道!
家兄跛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