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飞摇了摇头,不再去看苗刀,转身微微躬着腰,一瘸一拐地向着当时来的方向走进了树林。
——
——
《破荆记》——北洲溯源篇:
东有山海山脉,西有白骨穷山,二者相连横亘于北洲与沙洲,金州,离洲之间,莽莽茫茫,万里不足以丈其长,百万里不足以量其方。故此,北洲自古孤悬,不与它地通生息。
初时,龙武未立,武帝屈居石城国边关主将,山海西部倾巢来犯,国都失守,王室遭戮。武帝千里驰援,破其敌,斩酋首大额山,纳其残部。
武帝仁德,收石城国王室民间遗留之孤女,并尊其为王。
次年春,受封“天命神武大将军”,向东跨过指北江,兵发离洲草原,每战皆捷,征服了饮马长河两岸各部落。其后,武帝立足离洲,向北征伐,山海山脉东部各部落。
山海山脉各族皆惧帝之威势,纷纷归顺。
自此,武帝拥金州战龙原精锐战士,离洲草原各部落与山海山脉各族善战之兵。更添战龙原与离洲优良战马,初显问鼎天下之姿。其后二十余载,武帝以气吞天下之势,履一统九洲之征途。
二十几年间,山海东部一众部族出兵随武帝征战天下,深受资助,亦许通商,与金洲,中洲,离洲互通有无。新兵器物具,百工技艺使其族群昌盛,不断向北发展,北出山海山脉,直至出了万涛丘陵,终遇到了生活于耳海边与断蛇群岛上之断蛇族人。
二者在近二十载光阴中,互有通商,亦有劫掠。实际算来,荒蛮之族断蛇族受益之深,古来未有。其通过山海东部各族,吸纳了许多打渔,狩猎,采集,驯养之外,超其千年的礼仪教化与物用技艺,并于各大岛上建起了七座城池。
圣君登基,龙武朝初立,定都天宝圣城。普天同庆之时,可叹宵小不知其丑鄙,竟妄自尊大。
龙武历二年,断蛇群岛上历经多年混战,终为一人所统。圣君不弃其荒僻,万里遣使,长途跋涉至泣血城传旨,封其为王。不料使者被其割耳遣回,并带书信一封,书中自称为北帝,称圣君为南帝,还妄言:自古北为上南为下,北为兄南为弟。
武帝怒,命山海东部各族出兵伐之,诸部族有应命者,却又有拖延观望者,更有蠢蠢欲动,暗通七城者。
圣君观形知心,乃亲统圣城大军,沿指北江而上,出山海山脉,兵发耳海,两月余即荡平断蛇群岛各岛屿。驻驾一月后,武帝班师回朝,途径山海山脉时,以雷霆之怒讨灭了山海东部不尊君命之数个部族,幸免之部族惊恐不已。各族长聚于“天怒山”跪伏叩见圣君,立誓千秋万代,为圣君驱使。
武帝封身边部族营亲信将领佘幕云为大额山,从此统领山海东部各族。
武帝回程中,方出山海山脉,即分出一路兵,探雾隐沼泽,进神隐山国,摧枯拉朽攻灭神隐王朝。至此,四海归一,九州一统,九洲民间敬服武帝无双威名与盖世武功,尊其为武圣。
圣君驻驾七城时,恩威并济,赐死妄自尊大的酋首,册封贤明仁厚者为新王。班师回朝时,临别曾许诺,若其不忘君恩,岁岁来朝,便任由七城自理其政。新王感激涕零,求赐予圣物,以留仁德于七城。圣君许。留赐三件物品于七城。
三者为:
六咫玉——三尺天下
君意杖——君意治野
方安胫——定慧方安
新王将其定为国宝,世代相传,尊为武圣三神器,成为七城王权象征。
天下已定,朝廷借白骨穷山与山海山脉相连之绵绵山势,将两者和其以北的丘陵地带,海边狭长平原,囊括断蛇群岛在内的海上岛屿皆划为北洲,北洲即定。
《破荆记》——北洲形貌篇:
断蛇群岛,蛇头向西,蛇尾朝东,蛇头张口咬在大陆上,身曲为弓形,时断时续,绵延千里后,尾巴又摆向陆地,圈出一个内海,形如人耳,称为耳海,北洲人亦称苦海……
指北江源于中洲龙脊山脉,奔流数千里一路向北,穿过山海山脉与万涛丘陵茫茫无边之密林,流入北洲耳海……
擒龙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